农业园区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农业园区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ID:29437303

大小:20.3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9

农业园区发展状况调研报告_第1页
农业园区发展状况调研报告_第2页
农业园区发展状况调研报告_第3页
农业园区发展状况调研报告_第4页
农业园区发展状况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业园区发展状况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近年来,社区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社区建设的试验和探索在全国开展起来,初步形成了上海模式、沈阳模式、江汉模式和青岛模式农业园区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继提出打造“旅农林”、“矿电化”两个生态经济产业链之后,林区党委、政府又提出了加快建设生态产业园区的构想,并决定生态产业园区选址定在镇村。  生态产业园区是打造的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农业产业园区。截至目前,尽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但由于种种原因,园区建设的效果并不理想。在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省委、省政府着力打造“生态旅游文化圈”的新形势下,进一步

2、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培育壮大生态经济产业,我们必须把握机遇、调整战略,建好生态产业园区。  一、农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仅有在建生态产业园区,规划占地面积为公顷,属镇城郊范围,距林区政府3公里,距拟建的火车站25公里,距在建的飞机场约80公里,距兴山峡口码头120公里,307省道贯穿园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林区通向“武神”公路、所有景点景区以及车城十堰市的必经之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  一是有了一定的基础设施。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园区已经拥有了一定基础设施,初步实现了水、电、路“三通”。目

3、前,土建、装潢和改造工程接近尾声,设备政府采购基本到位,人员招录工作方案已上报,整个工作紧张、有序、高质地往前推进。近年来,社区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社区建设的试验和探索在全国开展起来,初步形成了上海模式、沈阳模式、江汉模式和青岛模式  二是有了优越的优惠政策。林区人民政府以神政发〔〕119号文件下发了招商引资政策,明确提出鼓励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生物医药、旅游工艺品加工,对进入区内外资企业,区级行政规费全免,服务性收费不得高于规定标准的下限,土地出让金按最低收取,对有关税费实行减免,对符合贴息条件

4、的项目林区人民政府给予贴息支持,每年安排100万元资金对当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00万元以上、其市场开发成效比较显著的企业予以奖励,从而为招商引资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目前,已有康俊公司、望林公司、梆鼓人酒业等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入驻园区,年4月,林区政府与鑫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生态产业园投资框架协议》,生态产业园引来首个过5000万投资项目,为园区建设开创了良好局面。目前,土建、装潢和改造工程接近尾声,设备政府采购基本到位,人员招录工作方案已上报,整个工作紧张、有序、高质地往前推进。近年来,社区问题越来越受

5、到各界人士的关注,社区建设的试验和探索在全国开展起来,初步形成了上海模式、沈阳模式、江汉模式和青岛模式  三是有着超前的产业发展设想。生态产业园区的定位是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体,以生物药业开发生产、旅游工艺品加工为辅助,林区独具特色的现代化示范性生态产业园区。在农产品深加工方面,重点发展食品工业,构建以绿色食品为主导的新型食品工业体系,建设食品生产加工基地,从而有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和效益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在生物药业方面,以本地资源优势为先导,大

6、力引进培育医药领军企业,借助“”这面大旗,利用国内外医药高端技术和产业合作,建立集产、研、销为一体的生物药业开发基地。重点开发生产各具特色的中药产品,生物工程药品等。在旅游工艺品加工方面,发挥生态良好和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突出发展具有特色旅游工艺品设计加工,满足旅游市场需要。目前,土建、装潢和改造工程接近尾声,设备政府采购基本到位,人员招录工作方案已上报,整个工作紧张、有序、高质地往前推进。近年来,社区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社区建设的试验和探索在全国开展起来,初步形成了上海模式、沈阳模式、江汉模式和

7、青岛模式  尽管如此,但生态产业园区建设的进程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仍然存在着园区规划滞后、加工与资源分离、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缓慢、劳动力素质不高、龙头企业带动乏力等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已成为生态产业园区建设的“瓶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园区规划滞后。尽管林区党委、政府早就提出了建设生态产业园区的设想,但由于缺乏系统的园区发展规划,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移民迁建、招商引资等方面缺乏明确和协调统一的规划,相关部门只能“单打独斗”,各自为阵,导致园区建设目标缺失、部门缺位、资金缺乏,难以整体推进,规模化

8、发展。二是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目前,农产品加工业仍处于生产、加工、销售分离的局面,没有正规的加工企业,也无专门收购部门,农产品生产、加工实质上还是以个体经营为主,是典型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龙头企业产品加工与全区农产品资源开发缺乏有效联结,带动力不强、组织化程度不高,市场开拓和产品开放能力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对产业发展拉动作用不够。三是配套设施投入不足。长期以来,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产品加工投入资金少,技术等配套投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