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衰退的深层次原因

中国经济衰退的深层次原因

ID:29437672

大小:4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9

中国经济衰退的深层次原因_第1页
中国经济衰退的深层次原因_第2页
中国经济衰退的深层次原因_第3页
中国经济衰退的深层次原因_第4页
中国经济衰退的深层次原因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经济衰退的深层次原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经济衰退的深层次原因转自凤凰财知道(icaizhidao)导读中国经济持续下行,我认为,有其自身的因果形成机理和过程。深层次原因:人口增长放缓及老化,城镇化“青出老回,未化先滞”;挤压性原因:体制扭曲,造成“国民收入创造→分配→投资→消费→再创造”过程紊乱;漏损性原因:服务贸易失衡与资金外流。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及2011年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形成的世界经济下行,外部对中国制造需求拉动力的减弱,势必影响到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但是,我认为,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是互为影响和作用的:如果中国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本身是健康的,会从经济增长下行中走出,

2、并且,由于人口规模较大而带动全球经济走出下行状态。无论如何,中国经济增长的持续下行,我认为,有其自身的因果形成机理和过程。人口及其流动问题造成的“萎缩性衰退”几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了人口增长的放缓,特别是年轻人口和劳动力开始陡坡式减少,而人口结构急速老龄化、劳动力减少、消费萎缩、劳动成本上升、产品中养老成本越来越高,对外竞争力快速下降。城乡分割的户籍政策、农民先前基本得不到财产性利益的土地体制、推高地价和房价的地方土地财政,则使人口城市化因大部分农民买不起城镇的住宅而“青出老回”,所谓的城市化,实际上出现了“未化先滞”问题。强制而长期的计

3、划生育,实质是大伤了中华民族赖以复兴的元气,加上农民不能成为市民,城市化进程的实际中断,造成了国民经济萎缩性衰退。这是中国国民经济长期增长这次放慢和未来可能颓势最主要的下拽力量,如果不设计其他强有力的实施方案和措施进行对冲,很可能会导致国民经济时间较长和幅度较深的大衰退。首先,人口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是“未富先老”和“未强先衰”。中国大陆高增长结束时,人口总体比韩台老化。中国2011年人口生育率1.4和增长率0.45%,高于韩国高增长结束之2002年的1.17和0.35%,低于台湾高增长结束1997年的1.7和0.95%。页.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0%,

4、高于当时韩国的7%和台湾的8%,人口中位年龄比韩国和台湾要老11-12岁。高增长结束时,发展水平低于韩台的一半。韩国和台湾按汇率计算的人均GDP已经分别达到1.2万和1.4万美元,而我们2011年人均汇率计算的GDP只有5414美元。消费活跃和年轻劳动力人口大规模减少。据最近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研究,中国到2030年,将会出现多达2450万的劳动力短缺。结果是: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持续不断地衰退。这将会导致:(1)从消费方面看,婴儿、儿童、小学、中学等生活和教育消费开始增长疲软和萎缩。目前普通小学在校人数每年以300万-400万人的数量在萎缩,以后规模会越来越大

5、。未来连续的问题是,大学教育将会过剩和萎缩;后来就业的工厂等程度不同地会开始过剩并倒闭;住宅刚性需求在2015年顶峰后回落,房地产会萧条。(2)从劳动力供给看,劳动力会形成短缺并老化,工资持续上升,经济竞争的劳动力红利下降,而产品中所含的养老成本将急剧上升。从2012年开始,劳动年龄人口,每年以350万左右的规模减少。由于劳动力增长和供给的放缓和减少,农民工工资从2008年的1340元增加到2013年的2609元。产业成本急剧上升,出口竞争力大幅度下降。从德、日、韩、台的发展过程看,他们有的没有对人口增长进行控制,有的即使出台了指导性的计划生育,也未能得以

6、真正实施。但分析相关数据,他们无一例外地,都进入了生育率下降和老龄化社会;也无一例外地在此时,经济增速降到了8%以下,并很快跌入了平均4%的速度区间。而我们在人口增速会自然降低下来的变化趋势上,又人为地强制推行了计划生育,结果必然是“未富先老,未强先衰”。从未来变化推测,这样的经济衰退,可能是长时间的,并且幅度有可能较大。其次,中国的城镇化是“青出老回,未化先滞”。人口向城镇流动,其居住增加导致房地产蓬勃发展,以及财富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推动经济高增长的最重要的动力之一。然而,分析显示:(1)城镇中的住宅供应量,已经严重过剩。2014年底城镇的各类住宅

7、,总量约为2.33亿-2.63亿套。从2014年底,正在施工和新开工的面积计算,又有5947万套的潜在供给,竣工后将又有2.92亿-3.22亿套住宅,可以满足8.76亿-9.22亿人口居住。页.(2)农民工总体上买不起城镇的住宅,大多数进城农民只是出来常住打工。3亿左右的农民工及其家庭,在工作地买房的只有0.9%,在靠近原住地的县城等买房的只有15%左右。2013年农村农民买房的房价收入比为17.53年,城镇农民工房价收入比为10年。总体上买不起城镇住宅。2014年,城镇居民中,约13%家庭租房,66%为1套房,21%的2394万多套房家庭,拥有5.6-6

8、.9套住宅。城镇住宅分配,严重不公。中国与德日韩台“市民化的城市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