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失误案例

决策失误案例

ID:29441100

大小:4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9

决策失误案例_第1页
决策失误案例_第2页
决策失误案例_第3页
决策失误案例_第4页
决策失误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决策失误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问责“决策失误”文/魏道培2006-12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曾说,领导干部因决策失误带来的巨大浪费,比装进个人腰包更严重。他还说,有的领导干部贪污几百万元被查处大家拍手称快,但有的领导大笔一挥造成决策失误,可能一下子就损失十几亿、几十个亿,比贪污受贿更可怕。陕西省榆林市一位副市长在他的题为《一个副市长眼中的基层行政十弊》这一篇影响广泛的文章中,更是直截了当地说“决策失误是最大的腐败”。  当然,这样说,不是说贪污受贿等腐败的危害不严重,而是说,决策失误所造成的危害更加触目惊心。确实,如果我们细加剖析,就会

2、发现,一些工程项目之所以令人匪夷所思,往往就是决策失误造成的,它给中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国家审计署报告披露,2002年全国审计机关查出由于违规担保等决策失误,给国家造成了72.3亿元的损失;2004年,在他们对10家中央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查出,这些企业转移挪用、贪污受贿等涉及经济犯罪的金额为16亿元,而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却高达145亿元,竟是9倍之多。2005年的审计报告又指出,当年1至11月,全国共查出各类违法违规问题金额2900多亿元,揭示损失浪费问题金额也达1

3、50多亿元,其中相当一部分损失浪费是由于决策失误造成的。  同时,据世界银行估计,从“七五”到“九五”的15年间,我国的投资决策失误率在30%左右,资金浪费及经济损失大约在4000亿至5000亿元。  确实耐人寻味而又触目惊心!谁能承受得起如此沉重的“失误”?  群众有一句顺口溜,说决策失误是“票子全花了,工程白搭了,领导高升了,百姓遭罪了”。  新中国成立,从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政治决策的失误,到大炼钢铁、围湖造田以及一些地方政府经济决策的失误,给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所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  当然,这是从大的

4、方面说的。这里,我们主要就经济领域发生的决策失误现象进行观察。  不堪承受的决策失误  政策决策失误  在我国,由于体制的原因,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政府掌握了全部的经济决策权。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们坚定不移地进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但是,仍然有相当大的经济决策权掌握在政府手中。由于一些领导干部不懂经济,不循规律,只是凭自己的经验和好恶行事,不进行科学民主的决策,结果造成了我国经济结构的严重不合理,严重的重复建设,并由此造成了资源和资金的极大浪费,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  最典型的是开发区的一

5、哄而上。上世纪九十年代,曾出现了开发区建设热,不少地方罔顾实际、不顾规律,从省到市到省到乡甚至村一级,都纷纷建设开发区。粗略估计,这一时期各地上马的大大小小名目繁多的开发区多达一万个。结果则是事与愿违,不少开发区既荒芜了大片土地,又损失了巨额资金。河南省灵宝市豫灵镇借债建开发区,结果欠下了一亿多元债务,按照该镇的经济实力,还清债务得要100年。  属于政策性决策失误的,还有由于对产业导向的把握不准,对市场消费能力的估计失当,一度使相当一些产业盲目建设、急速扩张,造成了在相当一段时期我国经济结构的不合理问题突出。  温家

6、宝总理在2004年2月10日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指出,不少行业和地方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比如钢铁业,有关人士就忧虑地指出,新的“大炼钢铁”趋势已现,近几年来的增幅之大已破世界历史纪录,全国人均产钢达到140公斤,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这一势头有增无减。  过热趋势有增无减的当然不仅仅是钢铁产业,其他如电力行业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内蒙古就是由于对宏观调控的全局性、重要性和严肃性缺乏认识,片面追求电站建设规模,在电力建设上做出了错误决策。  2006年8月16日,国务院对内蒙古新丰热电公司违规建设问题和重大施工事故相

7、关责任人员做出严肃处理,并责成对项目违规建设负有领导责任的自治区政府正副三位主席向国务院做出书面检查。据调查,新丰电厂建设规模为两台30万千瓦燃煤机组,工程总投资达28.88亿元。而且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当地有关部门和企业还越权审批、违规批地、虚假申报、突击建设。尤其是在国家有关部门将其确定为违规项目、明令停工后,电站建设施工仍未得到制止。更严重的是,内蒙古全区违规建设电站规模高达860万千瓦,严重背离了科学发展的轨道。  项目决策失误  平心而论,不少领导干部想上项目、上大项目、多上大项目,出发点往往是想“为官一任,

8、造福一方”。特别是现在各地竞争激烈,主要领导大多肩负着“比学赶超”的压力。如果项目成功上马,就可以极大地“拉动”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以,一些领导干部往往轻易决策,不顾实际地拼命“上项目”,结果是盲目的决策导致了国家巨额投资付诸东流,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机场投资建设中出现的决策失误,非常典型。  广东省珠海市当时的主要领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