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 称赞教案 沪教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 称赞教案 沪教版

ID:29444530

大小:62.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9

二年级语文上册 称赞教案 沪教版_第1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 称赞教案 沪教版_第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 称赞教案 沪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上册 称赞教案 沪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称赞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称、赞、椅、泄、连、闻、消、劳”;能正确书写并记忆“称、赞、闻、消、劳”5个汉字。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能按标点停顿;能找到文中称赞对方的话,尝试读出称赞的语气。3.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真诚发现别人的长处,真诚地把称赞送给别人,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自信、勇气。教学重点:1.能借助汉语拼音,选择一种最佳的方法认读生字。2.能正确的辨析音同形近字“彩、踩、睬、采”,并能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3.找到文中称赞对方的话,能在大声朗读时读出称赞的语气。教学

2、难点: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真诚发现别人的长处,真诚地把称赞送给别人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教学过程:一.引导说话,揭示课题1.小朋友,当你为班级做了一件好事,老师同学会怎样?当你在学习上获得好成绩、或主动地帮爸爸妈妈干家务,他们会怎么样?(表扬、夸奖……)2.“表扬、夸奖”我们还可以说是“称赞”。(理解词义,引出课题)3.学习生字词:“称赞”(先注意让学生读准“称”“赞”两字的字音,再引导学生选择一个最佳的方法记住这两个字。)4.什么时候你获得了谁的称赞?当时心里有什么感觉?小结:是啊,当我们得到称赞时,每个人的心里都会

3、感到无比的快乐。所以称赞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在课题旁)板书:能带来快乐二、听读课文,初步感知1.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个故事,仔细地听一听:故事中谁得到了称赞?称赞还会起到怎样的效果?2.多媒体出示动画故事。(读完学生交流:小獾和小刺猬)3.那么,小刺猬和小獾是怎样称赞对方的呢?他们从对方的称赞中获得了什么?下面请你们打开书自己读读这个有意思的故事,边读边找找答案。并用直线划下来。4.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标上小节号;并在学习小组中交流记生字的好方法;交流找到的句子。)5.检查:(1)开火车读读词语。

4、(2)出示本课生字“椅、连、闻”,小组派代表交流识字好方法。(3)说说课文共有几节?分节分组读课文。三.再读课文,理解感受1.讨论:小刺猬和小獾是怎样称赞对方的呢?(1)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逐步把画面上课文中相应的句子显示出红色。小刺猬对小獾说:“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小獾接过苹果闻了闻,说:“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2)指导朗读,尝试读出称赞的语气。2.那么,小刺猬和小獾从对方的称赞中又获得了什么?再轻声地读读课文,用浪线划出有关的句子,体会称赞带来的神奇力量。(1)交流后逐步把

5、多媒体画面上课文中的相应句子显示出蓝色。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谢谢你,你的称赞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劳。(2)学习生字:泄、谢、消、劳。(理解“泄气”的意思;为“劳”扩词。)(3)指导朗读,读出感激的语气。(小结并板书:建立自信消除疲劳)3.小獾为什么会泄气呢?你能不能到前文中找找原因?(1)引导学生寻找到相应的小节。(2)指名读第一二小节。(3)交流并出示: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认真。①完成《读读改改》游戏理解“粗糙、仔细、闻”的意思。②指导朗读一、二小节。师:听到小刺猬给予他的称

6、赞后,他怎么样?4.总结:称赞就像一根魔棒,能给人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出示《选选填填》进一步体会真诚发现别人的长处,真诚地把称赞送给别人,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自信、勇气的道理。指导朗读句子:称赞别人,不仅会使人感到快乐,而且还能帮助别人建立自信,消除疲劳。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四、复习巩固1.做小蜜蜂采花蜜的游戏,完成课后练习,正确地辨析音同形近字“彩、踩、睬、采”,并能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2.抽读字词,指导书写。五.拓展练习1.你的小伙伴有什么可以称赞的地方?把你的真诚称赞送给他。先大组交流。再让学生到小伙

7、伴的身边赞一赞。2.联系刚才的活动和生活实际运用句式说说“称赞”的神奇作用:称赞能。3.再读读再记记:称赞别人,不仅会使人感到快乐,而且还能帮助别人建立自信,消除疲劳。教学反思:课的一开事主要是围绕课题展开,通过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知识从而轻松地理解课题的意思,再帮助学生读准这两个字的字音,并启发他们选择一种最佳的识字方法识记这两个字(因为学生通过去年一年的学习已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包括两种查字法。)。随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体验,感受得到称赞后的快乐,初步了解“称赞”带来的神奇作用,为接下来的学习课文埋下伏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