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数学之儒家文化影响(新)

中国传统数学之儒家文化影响(新)

ID:29444886

大小:92.5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9

中国传统数学之儒家文化影响(新)_第1页
中国传统数学之儒家文化影响(新)_第2页
中国传统数学之儒家文化影响(新)_第3页
中国传统数学之儒家文化影响(新)_第4页
中国传统数学之儒家文化影响(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数学之儒家文化影响(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号:JS086中国传统数学之儒家文化影响左林(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系,江苏连云港222006)摘要: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对我国古代的科学、文化教育和政治经济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中国传统数学的形成和发展同样也与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儒家价值理念的影响下,古代数学家研究数学的动机主要在于满足国计民生的需要,注重的是数学的实际功用,中国古代数学家更习惯于从“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和经典思维等角度去思考数学问题。关键词:中国传统数学儒家文化九章算术实用经典整

2、体中图分类号:01A29文献标识码:A中国传统数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思维方式和理论特征是与整个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两千多年以来,儒家思想对我国的科学、文化教育和政治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传统数学的形成和发展同样也与儒家思想有着密切联系。中国传统数学正是在中国的历史文明承传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自己生长的文化土壤和民族根基,儒学对中国传统数学的影响已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成为中国传统数学的一种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内在精神。1儒学与古代数学教育儒家文化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主流。《周礼》就有“九数”和“六艺”

3、之说,《周礼》言:“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这就是古代教育必须学习的礼、乐、射、御、书、数六门功课,“九数”是指“数”学这门功课有九个细目。在孔子以后的两千多年中,特别是自汉武帝实施董仲舒建议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独尊儒术”对数学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经世致用”成为数学教育的一大特点;另外,儒学讲经兼教数学,教育儒学化、经学化的一个直接结果是数学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汉儒用数理讲《周易》,经书兼讲天

4、文历法数学,因之数学成为儒学一部分”①。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古人自小学习儒家经典,儒家经典成为古代文化的载体,是培养有道德的人的教科书。儒家经典同时也是古代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要进入仕途,就必须学习儒家经典。古代的中国数学家当然也不例外。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不论社会交往以及学术交往,大都处于儒家文化的氛围之中,免不了与儒士交往。从家庭成员到老师,以至朋友同事,总会有儒家学者,或者有儒家背景的文人学士。儒家文化是他们心灵、思想、学识、情感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使古代数学家带有明显的儒学化特征,具有儒家的价值观念和道德

5、品质,具备深厚的儒家文化知识,对儒家经典有着浓厚的学术情趣。以至于在他们的科学研究中,或是包含着对儒学的研究,或是运用了儒家经典的知识,或是蕴涵着儒家的情怀。除此之外,古代科学家研究科学还有一个动机,这就是经学的动机。古代数学家大都把自己的数学研究与《周易》以及《周礼》的“九数”“六艺”联系在一起。魏晋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说:“昔在包牺氏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九九之数,以合六爻之变”“周公制礼而有九数,九数之流,则《九章》是矣”。他把数学与《周礼》的“九数”以及《周易》联系在一起,并通过对前人的

6、数学经典作注这一类似于经学研究的方式研究数学,使得数学与儒学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这对后来的数学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以至于后世的数学家一直把数学看成是儒家之学。唐代王孝通也在《上缉古算经表》中说:“臣闻九畴载叙,纪法著于彝伦;六艺成功,数术参于造化”。这一切都是为了说明他们研究数学是对儒家经学的继承和发挥。而《夏侯阳算经》则明确把包括数学在内的“六艺”看作是儒家必要的知识基础,其序中说:“夫博通九经为儒门之首,学该六艺为技术之宗。”其实,儒家学者也有类似说法。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撰《颜氏家训》,其中的“杂艺”篇说:“算术亦是六

7、艺要事,自古儒士论天道、定律历者,皆学通之。然可以兼明,不可以专业。”儒家虽然并不主张以数学为专业,但认为数学是儒家必修的“六艺”中的重要一科,应当通晓,可以兼明,这足以证明儒家对于数学的包容和重视。朱世杰在《四元玉鉴》卷首中认为,数学“以明理为务,必达乘除升降进退之理乃尽性穷神之学”;秦九韶在《数书九章》序中认为,数学“大则可以通神明、顺性命,小则可经世务、类万物”。而“通神明、顺性命”以及“明理”无非是要说明数学与理学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他们研究数学的动机正在于此。事实上,宋代及以后的科学家较多地把科学研究与求“自然之

8、理”联系在一起,所谓“数理”“历理”“物理”“医理”之类;在他们看来,当时所谓的“自然之理”是包含在儒家“大道”中的“小道”,正如朱熹所言“小道亦是道理”,所以,研究科学也是为了阐发儒家的道理。由于古代数学家的研究较多地受到儒家经学方法的影响,因此对数学家来说,不仅儒家思想是不可违背的,且各门学科的“经典”也是不可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