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师培训资料――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材分析

初中地理教师培训资料――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材分析

ID:29445286

大小:97.54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19

初中地理教师培训资料――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材分析_第1页
初中地理教师培训资料――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材分析_第2页
初中地理教师培训资料――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材分析_第3页
初中地理教师培训资料――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材分析_第4页
初中地理教师培训资料――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材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教师培训资料――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材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师培训资料――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材分析《七年级地理下册》主要学习区域性世界地理的知识。涉及到大洲、地区、国家三个层面,这样安排是从宏观到中观到微观,既见“森林”又见“树木”,使学生对地理知识能够形成相对完整的印象和较为深刻的认识。在教法上以读图为关键,从图中提取一定的地理信息,进而分析该地区自然环境的特征以及人文环境特征。下面我从以下四个大的方面来谈:一、    教材总体结构分析《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主要学习世界区域地理的知识,共分5章。分别是:“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2、”、“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第十章 极地地区”。教材每一节都由正文和非正文两部分组成。非正文主要包括地图(地理景观图片、地理插图)、阅读材料和学生活动等,特别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下面我就分别从正文、地图、阅读材料、学生活动来进行分析:1、“正文”部分:“正文”占教材的篇幅较小,正文文字是课文的主体,是《课标》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为全书的骨架。 2、“地图”部分:“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共有地图157幅。其分布如表一。教材中地图的表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图文互补,是对正文的重要补充,是教材不

3、可缺少的部分。大量精选的地理景观图片(如:“死海”、“日本国的象征—富士山”、“北极景观”等)活跃了教材内容和表达形式,增添了教材的趣味性,深受学生喜爱。表一 《七年级地理下册》地图统计章 次章  名地图幅数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19127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56 3224第八章东半球其他国家和地区421923第九章西半球国家 31625第十章极地地区 9543、“阅读材料”部分:“阅读材料”是教材对正文的解释和补充。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共有“阅读材料”26处,其分布见表二。这些短文的选材紧扣正文,短小精悍,文字活跃,内容生动,不但富有

4、生活气息,还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备受学生喜爱。如:“世界文明古国——印度”,全文仅126个字,文章短小精悍,表达完整。同时配有印度舞、泰姬陵的图片,给人印象深刻。学生阅读后既丰富和补充了地理知识,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表二 《七年级地理下册》阅读材料统计章 次章  名阅读材料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3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8第八章东半球其他国家和地区5第九章西半球国家6第十章极地地区44、“学生活动”部分:“学生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共有“学生活动”46处,其分布见表三。“学生活动”穿插在教材的各相关内容中,促使学生课

5、堂消化所学知识,同时寓思考于课堂教学中,赋予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一些综合性的活动,大都是结合生产、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讨论或要求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表三 《七年级地理下册》学生活动统计章 次章  名活动数量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6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14第八章东半球其他国家和地区15第九章西半球国家8第十章极地地区3二、教材主题内容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从世界范围选择了一个大洲、五个地区、六个国家作为教材内容来组织教学。因此,下面我从大洲、地区、国家三个主题来分析教材。1、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6、:在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材中只安排了亚洲这一个大洲的学习,其目的是通过对这一个大洲的学习,教会学生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大洲,如何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归纳一个大洲的区域特征,如何分析一个大洲各地理要素间的联系。所以本章既是在对亚洲的学习,更是对区域研究方法的学习。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四个方面的知识,正是教材的主要内容:第一节《自然环境》从教材内容上看本节分为“世界第一大洲”、“地形和河流”、“复杂的气候”三个小标题,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基本上是相互独立的。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扩大学生在“洲”这个层面上的知识,每一方面的内容都以亚洲为基点,向其他大洲作适当拓展

7、,体现了分析案例、应用方法的思路。比如,“世界第一大洲”,教材通过图6.1让学生明确大洲半球位置的描述,安排了图6.2、图6.4和两个活动来练习描述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地形和河流”,教材通过图6.5、图6.7、图6.8和一组学生活动教会学生描述一个大洲地形特点、河流特点的基本方法,同时分析地形与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复杂的气候”教材通过正文文字说明和图6.9、图6.10,归纳分析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并利用活动延伸到非洲气候特点的分析。第二节《人文环境》教材划分为“人口最多的大洲”、“多样的地域文化”、“经济发展的差异”三个部分,主要体现的是区域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