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 徐童保树教案 沪教版

二年级语文下册 徐童保树教案 沪教版

ID:29451349

大小:59.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0

二年级语文下册 徐童保树教案 沪教版_第1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 徐童保树教案 沪教版_第2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 徐童保树教案 沪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下册 徐童保树教案 沪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徐童保树教学目标1、能独立认识本课昌、驳、宗、庭、槐、狂、郭、囚、邀9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人物的语气。3、了解徐童用巧妙的方法,帮助他人改正错误的做法。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课文,能读出人物的语气。教学难点熟练朗读课文,能读出人物的语气。教学媒体ppt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1、读句子:东汉末年,南昌有个姓徐的儿童,聪明伶俐,善于辩驳,大家都很喜欢他。2、出示课题:徐童保树(齐读课题)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板书:为什么、怎样(徐童为什么要保树,他是怎样保树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学生分小组自学生字。完成小练习

2、3、大组交流:“锯”与“据”区别。猜字谜:(个别读、齐读)庭院天井四方方,方方正正口字状,院子当中如有木,木在口中不吉祥。(困)房屋造得四方方,方方正正口字状,房屋当中如住人,人在口中不吉祥。(囚)三、读懂课文。(一)、徐童为什么要保树1、思考:徐童为什么要保树?让我们先来看看徐童保护的是怎样的一棵大树呢?2、自读第二节,把描写树的句子用直线划出来(1)指导读句子:这树挂满了墨绿色的叶子,就像一把巨大的伞,夏日遮掉骄阳,冬天挡住狂风。(比喻句) (2)汇报,读出句子。出示树的图片板书:___________的树3、通过读了句子你知道这是一棵()的大树。4、师:这么好的一棵树

3、,老先生要除掉它。徐童却想尽办法保住它,这是为什么?5、出示两个问题:(1)老先生为什么要砍树(2)徐童怎样保树过渡:带着两个问题,小组合作读3—4节,并在组内讨论一下.(二)、徐童是怎样保护这棵大树的?1、老先生为什么要砍树(1)出示第三节。快速阅读第三节,.谁能说说老先生的话应该怎么读?(2)找到书上的词语(摇头晃脑)抓住“摇头晃脑”指导朗读(3) 你能做做摇头晃脑的样子吗?既然是位老先生,他说话的语速应该怎样?(4)你能摇头晃脑的读读这段话吗?(5)生评读(师提示:放慢语速、读出字谜的节奏感、“困”字重读、“困境之中”重读)老师观察谁最像老先生。 过渡:老先生说的话很

4、有道理,徐童又是怎么说的?2、徐童怎样保树?出示第四节。1、轻声朗读第四节。徐童怎么样地说?(一本正经)2、说说“一本正经”的意思(形容很规矩、很庄重)3、质疑:徐童觉得老先生的话可笑,为什么还要一本正经地说呢?(指名读)如果徐童当面嘲笑老先生,老先生一定不能接受,“一本正经”地顺着老先生的意思,反而能保住树。3、 那你能一本正经的读读这段话吗?自渎4、个别读、评读(师提示:重读房屋、人、囚、囚禁)、齐读5、徐童用什么方法保树.板书:徐童用猜字谜保树思考:你觉得这个办法好吗?6、男女对比读老先生和徐童的话,想想老先生和徐童都用了什么办法(猜字谜)7、师总结:其实徐童用的方法

5、是老先生自己的方法,先生想用谜语说服他,可他就也编出一个谜语回答他 小朋友们,你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可以向徐童学习动脑筋帮助别人改正错误学习第五小节(1)引读:听了徐童的话,郭林宗……(2)想象说话,郭林宗哈哈大笑起来,心想:()。口头练说,指名交流。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徐童运用他的智慧给老先生带来了好处,也给人们带来了这么多好处,2、让我们捧起书本,再来感受一下徐童的聪明伶俐、善于辨驳。师生分角色齐读课文。3、收集古今中外聪明人的故事,准备一个小小故事会在小组内交流?交流。教学效果反馈《徐童保树》这篇课文描写了郭林宗老先生因为觉得树种在院中不吉利,所以要砍树。徐童顺着

6、老先生的话,用巧妙的办法,说服了郭老先生,保住了大树。这个故事让学生懂得要用别人能接受的方法来劝阻或帮助别人。 徐童何许人也?课文中并没有告之他的真实姓名,只说他是一个姓徐的儿童。这样的名字倒是第一次接触,学生自然要问徐童是谁?有才思敏捷的学生马上反应他是个姓徐的小朋友。是呀,没有留下真名实姓的儿童,有关他的故事为什么会千古流传?教学时,我就让学生从课题出发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筛选,提炼出几个关键性问题“徐童为什么要保树?徐童怎样保树?徐童有没有保住树?……”在这个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提问、如何提出有质量、有深度的问题。继而,让学生带着问

7、题学习课文,通过朗读、思考、讨论探求答案,解决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