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上册级试实验操指导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上册级试实验操指导

ID:29452933

大小:83.0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20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上册级试实验操指导_第1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上册级试实验操指导_第2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上册级试实验操指导_第3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上册级试实验操指导_第4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上册级试实验操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上册级试实验操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青岛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方法指导三年级上册(8个)●实验名称:哪杯水热(6、哪杯水热)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凉水、热水实验目的: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实验步骤:1、将两只烧杯分别盛上热水和凉水。2、右手拿着温度计放入水中。3、读出所测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注意: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用手拿着温度计的上部;(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3)等温度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实验名称:水温的变化(7、水温的变化)实验器材:温

2、度计、烧杯、计时表、热水、铁架台、细绳实验目的:探究常温下一杯热水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步骤:1、将温度计悬吊在铁架台上。2、在烧杯内倒上温度大约80℃的半杯热水,并调整烧杯与温度计的位置,使温度的液泡完全浸入到热水中,不要接触到杯壁和杯底。3、等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到最高点时,读出此时的温度,并将读数填写到表格的0分钟内。从此时起每隔两分钟记录一次,持续观察15-20分钟。注意:在测量过程中,要保持温度计与烧杯位置不变,不能将温度计拿出烧杯读数。实验现象:热水的的温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下降。实验结论:热水降

3、温的过程是先快后慢。●实验名称:哪杯水多(8、哪杯水多)实验器材:集气瓶、锥形瓶、平底烧瓶、量筒实验目的:掌握量筒的使用方法实验步骤:1、分别往三种不同形状的杯子中倒入液面高低相同的水。2、用量筒量出水的体积,并记录下来。注意:量筒的使用方法:(1)使用时须选用合适的规格,不要用大量筒计量小体积的液体,也不要用小量筒多次量取大体积的液体,否则会引起较大的误差;(2)量取指定体积的液体时,应先修倒入接近所需体积的液体,然后改用胶头滴管滴加;(3)应把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使眼的视线和液体凹面的最低点在同一水

4、平面上,读取和凹面相切的刻度,不可用手举起量筒看刻度。操作要领是:“量液体,筒子平稳;口挨口,免外流;改滴加,至刻度;读数时,视线平;看凹处,读得准。”●实验名称:物体的浮和沉(11、有趣的浮沉现象)实验器材:钩码、橡皮筋、尺子、水槽、水实验目的: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实验步骤:1、把钩码挂在橡皮筋上,提起,用尺子测量橡皮筋的长度。2、再把其放入水中,测量橡皮筋的长度。3、比较两次橡皮筋的长度,有什么发现?实验现象:同一个钩码,在水中提起比在空气中提起,橡皮筋要短。实验结论:下沉的砝码,由于也受到了

5、水的浮力,所以使得钩码的重变轻了,提起时所用的力小了,所以橡皮筋比较短。说明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实验名称:改变浮和沉(12、改变浮和沉)实验器材:带盖的空牙膏皮(铝制)、剪刀、一杯水实验目的: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实验步骤:1、将瘪的空牙膏皮的尾部剪去,放进水杯里,可以看到牙膏皮下沉。2、取出牙膏皮,可将牙膏皮捏成船形,放在水面上,会看到它浮在水面上。如果想使牙膏皮竖直浮起来,可以从它尾部剪开处用手指将它扒开,使它稍稍鼓起,再次将它放到水杯里,可看到它会竖直浮在水面上。注意:在做让牙膏竖直浮起来的

6、实验时,只需将牙膏皮的尾部稍稍鼓起一些,若将牙膏整体都扒开,搞得太鼓,再放入水中,牙膏皮就难以竖直地浮在水中而要倒下并下沉,因此要掌握好牙膏皮鼓起的程度。(让浮着的物体沉下去)●实验名称:水面的张力(13、水面的秘密)实验器材:水、玻璃杯、胶头滴管、曲别针实验目的:证明水有表面张力实验步骤:1、将玻璃杯用滴管帮助装满水,直到能清晰看到水的凸面为止。2、往盛满水的杯子里放曲别针,要一枚一枚慢慢放入,仔细观察水表面的样子。3、一直放到水溢出为止,记下放入曲别针的数量。注意:实验的桌子一定要平稳,最后放入的曲

7、别针使水溢出,不计入数量。实验现象:水的表面有张力。●实验名称:毛细现象(14、水往高处走)实验器材:水槽、布条、实心和空心玻璃棒、吸管、纸片等实验目的:水能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实验步骤:1、在水槽中倒入一半水,并滴入几滴红墨水,使水变浅红。2、将各种实验材料的一端分别浸入水槽中,仔细观察,哪些材料可让水往上爬,并做好记录。实验现象:水沿着布条、空心玻璃棒、吸管、纸片等材料向上爬。实验结论:水能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实验名称:空气的成分(21、空气的成分)实验器材:蜡烛、去掉底的塑料饮料瓶、培养皿

8、、红色水、火柴实验目的:认识到燃烧只用去了一部分气体,剩下的气体不支持燃烧。判断出空气中至少由两种气体组成。实验步骤:1、在三个培养皿内分别粘好三个一样长的蜡烛,倒入同样多的红色水,并分别点燃蜡烛。2、把一大一小两个饮料瓶(瓶上拧紧瓶盖)分别同时罩到两支燃烧着的蜡烛上,观察现象。实验现象:用小饮料瓶罩住的蜡烛先熄灭,用大饮料瓶罩的住的蜡烛后熄灭,完全暴露在空气中的那支蜡烛没有熄灭。蜡烛熄灭后,瓶内的水上升了一小截。实验结论:燃烧只消耗了部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