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二级结论集(增补)

高三物理二级结论集(增补)

ID:29453113

大小:343.5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0

高三物理二级结论集(增补)_第1页
高三物理二级结论集(增补)_第2页
高三物理二级结论集(增补)_第3页
高三物理二级结论集(增补)_第4页
高三物理二级结论集(增补)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物理二级结论集(增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6-高三物理二级结论集(增补)一、静力学:1.几个力平衡,则一个力是与其它力合力平衡的力。2.两个力的合力:F大+F小F合F大-F小。三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平衡,力之间的夹角为1200。3.力的合成和分解是一种等效代换,分力与合力都不是真实的力,求合力和分力是处理力学问题时的一种方法、手段。4.三力共点且平衡,则(拉密定理)。5.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则。6.两个一起运动的物体“刚好脱离”时:貌合神离,弹力为零。此时速度、加速度相等,此后不等。7.轻绳不可伸长,其两端拉力大小相等,线上各点张力大小相等

2、。因其形变被忽略,其拉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8.轻弹簧两端弹力大小相等,弹簧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9.轻杆能承受纵向拉力、压力,还能承受横向力。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二、运动学:1.在描述运动时,在纯运动学问题中,可以任意选取参照物;在处理动力学问题时,只能以地为参照物。2.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总是带来方便:3.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间等分时,,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纸带点痕求速度、加速度:,,4.匀变速直线运动,v0=0时:时间等分点:各时刻速度比:1:2

3、:3:4:5各时刻总位移比:1:4:9:16:25各段时间内位移比:1:3:5:7:9位移等分点:各时刻速度比:1∶∶∶……到达各分点时间比1∶∶∶……通过各段时间比1∶∶()∶……5.自由落体:n秒末速度(m/s):10,20,30,40,50n秒末下落高度(m):5、20、45、80、125第n秒内下落高度(m):5、15、25、35、456.上抛运动:对称性:,,7.相对运动:共同的分运动不产生相对位移。8.“刹车陷阱”:给出的时间大于滑行时间,则不能用公式算。先求滑行时间,确定了滑行时间小于

4、给出的时间时,用求滑行距离。9.绳端物体速度分解:对地速度是合速度,分解为沿绳的分速度和垂直绳的分速度。10.两个物体刚好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接触时速度相等或者匀速运动的速度相等。11.物体滑到小车(木板)一端的临界条件是:物体滑到小车(木板)一端时与小车速度相等。-6-12.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两个物体距离最大(小)的临界条件是:速度相等。三、运动定律:1.水平面上滑行:a=g2.系统法:动力-阻力=m总a3.沿光滑斜面下滑:a=gSin时间相等:450时时间最短:无极值: 4.一起加速运动的物体,

5、合力按质量正比例分配:,与有无摩擦(相同)无关,平面、斜面、竖直都一样。a5.几个临界问题:注意角的位置!   光滑,相对静止弹力为零弹力为零6.速度最大时合力为零:汽车以额定功率行驶四、圆周运动万有引力:1.向心力公式:2.在非匀速圆周运动中使用向心力公式的办法:沿半径方向的合力是向心力。3.竖直平面内的圆运动(1)“绳”类:最高点最小速度,最低点最小速度,上、下两点拉力差6mg要通过顶点,最小下滑高度2.5R。   (2)绳端系小球,从水平位置无初速下摆到最低点:弹力3mg,向心加速度2g(3)

6、“杆”:最高点最小速度0,最低点最小速度。4.重力加速,g与高度的关系:5.解决万有引力问题的基本模式:“引力=向心力”6.人造卫星:V=  ω=  T=2π a=  以上各式只能对围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来讨论它们的各参量的大小关系,不适于对卫星的变轨过程进行讨论。高度大则速度小、周期大、加速度小、动能小、重力势能大、机械能大。速率与半径的平方根成反比,周期与半径的平方根的三次方成正比。同步卫星轨道在赤道上空,h=5.6R,v=3.1km/s 对地球卫星来说,最小周期约为84分钟。最大加速

7、度为g,最大速度为7.9km/s7.卫星因受阻力损失机械能:高度下降、速度增加、周期减小。8.“黄金代换”:由重力等于引力导出:GM=gR29.在卫星里与重力有关的实验不能做――完全失重10.双星:引力是双方的向心力,两星角速度相同,星与旋转中心的距离跟星的质量成反比。11.第一宇宙速度:,,V1=7.9km/s五、机械能:-6-1.求机械功的途径:(1)用定义求恒力功。(2)用做功和效果(用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求功。(3)由图象求功。(4)用平均力求功(力与位移成线性关系时)(5)由功率求功。2.

8、保守力(类似重力,电场力。分子力等)做功只与初末位置有关。与路径无关。3.功能关系:Q=f·S相对=系统失去的动能,Q等于摩擦力对两物体所做总功的大小。4.保守力的功等于对应势能增量的负值:。(重力,电场力。分子力,弹簧弹力)5.作用力的功与反作用力的功不一定符号相反,其总功也不一定为零。6.传送带以恒定速度运行,小物体无初速放上,达到共同速度过程中,相对滑动距离等于小物体对地位移,摩擦生热等于小物体获得的机械能。六、动量:1.反弹:动量变化量大小2.“弹开”(初动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