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 再见了,亲人 2教案 浙教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 再见了,亲人 2教案 浙教版

ID:29460849

大小:72.0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0

五年级语文下册 再见了,亲人 2教案 浙教版_第1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 再见了,亲人 2教案 浙教版_第2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 再见了,亲人 2教案 浙教版_第3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 再见了,亲人 2教案 浙教版_第4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 再见了,亲人 2教案 浙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下册 再见了,亲人 2教案 浙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再见了,亲人一、教材分析1.背景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不久的1950年,美帝国主义跟南朝鲜李承晚政府勾结,向我国的友好邻邦——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猖狂进攻,妄想灭亡朝鲜,进而侵犯我国东北。与此同时,美帝国主义还派军舰侵占台湾海峡,派飞机轰炸我国东北。为了支援朝鲜抗击美帝侵略,保家卫国,我国政府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战争进行了三年,志愿军朝鲜人民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以无比顽强的精神,打败了美国侵略者,迫使它接受停战谈判。战后5年,志愿军又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在这8年的相处中,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2、1958年,志愿军开始离开朝鲜回国,课文写的就是志愿军回国,朝鲜人民在车站依依相送的情景。本文作者魏巍,在抗美援朝时,曾于1950年、1952年两音乐会赴朝,任志愿军随军记者,与志愿军指战员生活、战斗在一起,先后写了近20篇文章,汇成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1958年志愿军回国,他又写了纪实文学《依依惜别的深情》,课文即节选于此。2.教材特点文章以道别语“再见了,亲人”作题,可见全文以写离情别意为主,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称呼朝鲜人民为“亲人”,可见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已结下了深厚的亲人般的感情。课文前一部分侧重写朝鲜人民依依惜别,回顾他们在战争岁月中为志愿年作出

3、的巨大牺牲;后一部分侧重写志愿军依依难舍的感情。全文可分两段。第一段是重点段,即第1至3自然段,以大娘(老人)、小金花(孩子)、大嫂(中年人)为代表,表现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每个自然段各记叙一个代表人物。三个自然段结构相似,由“劝慰——回忆——抒情”三部分内容组成。“回忆”中安排的材料分别是:大娘“送打糕昏倒在路旁”和“救伤员失去小孙孙”这两件事;小金花因“妈妈救老王”而永远失去了最亲的人;大嫂“挖野菜被炸致残”。二、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了哪些材料。2.学会8个生字,理解15个词语的意思,并能用“惟一”“深情厚谊”造句。3.知道反问

4、句有加强语气的作用,并能把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感受中朝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为了说明朝鲜人民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深情厚谊,安排了哪些典型材料,这些材料又是通过怎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教学难点:通过朗读领会中朝人民的友情,使学生产生共鸣。四、教学准备符合课文情感的音乐、词句训练的小黑板。五、教学时间:3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背景及课文主要内容。2.了解作者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了哪些材料,给课文分段。3.学会生字,初步理解新词的意思。(二)教学过程(1)读课题,“亲人”指什么人?课文中的“亲人

5、”是谁谁的称呼?这样称呼说明什么?(2)为什么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感情如同亲人一般呢?教师介绍写作背景。(见“背景知识”)2.了解课文内容。默读全文后,想一想课文描写了怎样一个场景,并完成填空。课文主要写()战士在离开()时,与()、()、()这代表的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1.给课文分段。(1)课文分哪几方面来描写惜别的情景。根据交流,板书: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志愿军战士留恋朝鲜亲人不忍离别。(2)我们可以把课文按这两部分分为两段。那么,每一部分,作者具体安排了哪些材料呢?四人小组讨论,汇报后归纳,教师板书要点。2.检查字词自学情况。(1)出示多音字,

6、读准字音,分别组词。血xuè血泊看kān看守供gōng供应xiě血淋淋kàn看见gòng招供(2)注意“噩”的笔顺,在本子上写一写。(3)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阻击噩耗惟一雪中炭(4)辨析“战争战役战斗”①在三个圈中,分别填上合适的词。()()()②选词填空: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在解放隆化的()中,董存瑞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辽沈、平津、淮海三大()的胜利,奠定了解放全国的基础。1.完成课堂作业本1、7两题。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习第一段,了解三个材料联系的方式。2.能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感受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深情厚谊。3.知道反问句的作用,

7、进一步理解“惟一、同归于尽、雪中送炭”等词语的意思。(二)教学过程1.研读第1自然段。①这一段写谁来送别?②课文中哪句话最能看出志愿军与大娘的深情厚意不忍离别?③从哪些事看出大娘对志愿军的深情厚意?(2)讨论以下思考题,再深入理解。①“比山还高比海学深”的情谊说明什么?把这句话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后,比较着读一读,课文用反问的形式结束这一段,好在哪儿?②“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课文中“雪”和“炭”分别指什么?为什么说“这真是雪中送炭呀?”③“惟一”是什么意思?大娘为什么宁愿舍去惟一的亲人也要救战士?(3)小结,指导朗读。①自由读一读,看看第1自然段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8、,与后两个自然段一样吗?讨论后归纳: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