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敬畏自然教案8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敬畏自然教案8 人教新课标版

ID:29470902

大小:76.5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0

八年级语文下册 敬畏自然教案8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敬畏自然教案8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敬畏自然教案8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敬畏自然教案8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敬畏自然教案8 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 敬畏自然教案8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1敬畏自然教学目标:一、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二、抓住文章的重点、关键句,理解分析课文,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教学重点:一、辨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者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二、学习文章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的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一、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二、理解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月日)一、导人:当你为宇宙的神秘而惊异,为人类的智慧而自豪时,你是否想到,正是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智慧创造了这一切,你的心灵是否因此而受到深深的震撼呢?然而,不自量力的人类却妄图

2、面对充满了母性关怀和父性智慧的自然说:“我要征服你!”快看看这篇文章,望我们保持理智的清醒和灵魂的温情吧。二、整体感知:1、学生反复阅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①敬畏②蓬蒿pénghāo③精巧绝伦④不自量力⑤相形见绌chù⑥咫尺zhǐ⑦深邃suì⑧狼藉斑斑⑨混淆xiáo2、词语积累:深邃:深奥。殊不知:竟不知道。与众不同:跟大家不一样。映照:照射。诚然:实在。蓬蒿:飞蓬和蒿子,借指原野。断言:很肯定地说。可人:可人意,使人满意。3、然后围绕:问题(1)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3)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进行思考,

3、理清文章行文思路。文章介绍:这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作者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再也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第1段:人类“征服自然”的想法是错误的。第2段:大自然窃笑人类。(理由:1、打开的空间只不过咫尺之间。2、今人也会变成古人。3、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第3段:人类发明的工具可能是人类的陷阱。第4段:宇宙一定存在比人更高级的生物。第5段:大自然的智慧也远胜于人。第6段:人类的智慧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第7段:人类只是宇宙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第8段:宇宙本身就是硕大的永恒的生命。第9段:生命都是宇宙物质的另一

4、种存在方式。第10段:在宇宙中处处都是人类的兄弟。第11段:我们应当视其他生物为我们平等的生命,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敬畏我们自己。文章结构:全文一共有11个自然段,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1段):指出人类宣称“征服自然”,实在是不自量力的狂想。第二部分(2—5段):着重比较人类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第三部分(6—7段):进一部阐述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第四部分(8—10段):作者从自然智慧进而论述宇宙生命。第五部分(11段):得出人类理应敬畏自然的结论。也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段):否定“人能征服自然”的口号第二部分(2—10段):比较人类的智慧与

5、大自然的智慧。第三部分(11),人应当敬畏自然。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作者运用了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首先,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接着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指出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的智慧;进而从论智慧到论生命,指出宇宙是有生命的,人类固然是高级的生命形态,但也只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人类和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实在是兄弟关系;最后做出“敬畏自然”的结论。文章的最后一段就是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即作者思想观点的总结。三、思考下列问题:本文许多语句富有哲理性,请仔细体会:(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

6、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掉入陷阱,就是危机。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这句话的意思是,宇宙创造了人类这种智慧生物,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这句话是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

7、,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课后分析:第二课时(月日)一、思考:本文多处运用反问句来为文章增色,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比较一下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