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进行控制系统的滞后超前校正设计

基于matlab进行控制系统的滞后超前校正设计

ID:29471702

大小:653.54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8-12-20

基于matlab进行控制系统的滞后超前校正设计_第1页
基于matlab进行控制系统的滞后超前校正设计_第2页
基于matlab进行控制系统的滞后超前校正设计_第3页
基于matlab进行控制系统的滞后超前校正设计_第4页
基于matlab进行控制系统的滞后超前校正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matlab进行控制系统的滞后超前校正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计算机控制技术------滞后-超前校正控制器设计系别: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自动化班级:B110411学号:B11041104姓名:程万里2目录一、滞后-超前校正设计目的和原理………………………………………………11.1滞后-超前校正设计目的…………………………………………………11.2滞后-超前校正设计原理…………………………………………………1二、滞后-超前校正的设计过程……………………………………………………32.1校正前系统的参数…………………………………………………………32.1.1用MATLAB绘制校正前系统的伯德图…………………………

2、…32.1.2用MATLAB求校正前系统的幅值裕量和相位裕量………………42.1.3用MATLAB绘制校正前系统的根轨迹……………………………52.1.4对校正前系统进行仿真分析………………………………………52.2滞后-超前校正设计参数计算……………………………………………62.2.1选择校正后的截止频率………………………………………62.2.2确定校正参数、和………………………………………62.3滞后-超前校正后的验证…………………………………………………72.3.1用MATLAB求校正后系统的幅值裕量和相位裕量………………72.3.2用MATL

3、AB绘制校正后系统的伯德图……………………………82.3.3用MATLAB绘制校正后系统的根轨迹……………………………92.3.4用MATLAB对校正前后的系统进行仿真分析…………………10三、前馈控制3.1前馈控制原理……………………………………………………………123.2控制对象的介绍及仿真…………………………………………………12四、心得体会……………………………………………………………………16参考文献……………………………………………………………………………17附录…………………………………………………………………………………182一、滞后

4、-超前校正设计目的和原理1.1滞后-超前校正设计目的所谓校正就是在系统不可变部分的基础上,加入适当的校正元部件,使系统满足给定的性能指标。校正方案主要有串联校正、并联校正、反馈校正和前馈校正。确定校正装置的结构和参数的方法主要有两类:分析法和综合法。分析法是针对被校正系统的性能和给定的性能指标,首先选择合适的校正环节的结构,然后用校正方法确定校正环节的参数。在用分析法进行串联校正时,校正环节的结构通常采用超前校正、滞后校正和滞后-超前校正这三种类型。超前校正通常可以改善控制系统的快速性和超调量,但增加了带宽,而滞后校正可以改善超调量及相对稳定度,但往

5、往会因带宽减小而使快速性下降。滞后-超前校正兼用两者优点,并在结构设计时设法限制它们的缺点。1.2滞后-超前校正设计原理滞后-超前校正RC网络电路图如图1所示。图1滞后-超前校正RC网络下面推导它的传递函数:15令,则其中为超前部分的参数,为滞后部分的参数。滞后-超前校正的频域设计实际是超前校正和滞后校正频域法设计的综合,基本方法是利用滞后校正将系统校正后的穿越频率调整到超前部分的最大相角处的频率。具体方法是先合理地选择截止频率,先设计滞后校正部分,再根据已经选定的设计超前部分。应用频率法确定滞后超前校正参数的步骤:1、根据稳态性能指标,绘制未校正系

6、统的伯德图;2、选择校正后的截止频率;3、确定校正参数;4、确定滞后部分的参数;5、确定超前部分的参数;6、将滞后部分和超前部分的传递函数组合在一起,即得滞后-超前校正的传递函数;7、绘制校正后的伯德图,检验性能指标。15二、滞后-超前校正的设计过程2.1校正前系统的参数根据初始条件,调整开环传递函数:当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时,。则满足初始条件的最小K值时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1.1用MATLAB绘制校正前系统的伯德图程序:num=[10];den=[0.5,1.5,1,0];bode(num,den)grid得到的伯德图如图2所示。图2校正前系统的

7、伯德图152.1.2用MATLAB求校正前系统的幅值裕量和相位裕量用命令margin(G)可以绘制出G的伯德图,并标出幅值裕量、相位裕量和对应的频率。用函数[kg,r,wg,wc]=margin(G)可以求出G的幅值裕量、相位裕量和幅值穿越频率。程序:num=[10];den=[0.5,1.5,1,0];G=tf(num,den);margin(G)[kg,r,wg,wc]=margin(G)得到的幅值裕量和相位裕量如图3所示。图3校正前系统的幅值裕量和相位裕量运行结果:kg=0.3000r=-28.0814wg=1.4142wc=2.4253即幅值

8、裕量,相位裕量=-28.0814o。152.1.3用MATLAB绘制校正前系统的根轨迹MATLAB中专门提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