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试论朱自清散文语言艺术

论文:试论朱自清散文语言艺术

ID:29475829

大小:81.0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20

论文:试论朱自清散文语言艺术_第1页
论文:试论朱自清散文语言艺术_第2页
论文:试论朱自清散文语言艺术_第3页
论文:试论朱自清散文语言艺术_第4页
论文:试论朱自清散文语言艺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文:试论朱自清散文语言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试论朱自清散文语言艺术[摘要]朱自清,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他的散文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朱自清一生的著作20余种,约200万字,是一笔丰厚的文学遗产。他的散文平淡质朴,极其优美,被视为现代散文的样板,多篇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他的作品在语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一、立体感:语言形象,为把事物的形状和事件的背景绘声绘色地呈现给作者,就必须认真考究语言色彩的明暗,感触的软硬及声调的抑扬,使人读完文章以后,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好像看得见、摸得着。这就是语言的立

2、体感。朱自清的作品用了许多“有感触的字眼”,由于用得准确传神,上下文贯通一起,便构成了一幅幅生动、具体的图像,把事物的情态灵活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唤起读者丰富的想象,构成了立体感。二、声韵美:声韵和谐,朱自清散文中运用叠词、双声叠韵等,还非常讲究音节的匀称。三、多样化:朱自清散文很注意遣词造句的变化,绝不重复和落套。四、新鲜感:朱自清非常善于发掘未经别人触动过的语言宝藏,大胆创新。五、活的口语:在作品中,朱自清运用口语为文,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总之,朱自清以其独特高超的语言艺术造就了他散文的伟大成就,是值得我们不断去探索、研究和学习的。-10-[

3、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语言艺术、遣词造句、口语化句式[正文]“五四”时期文学的诸门类中,散文的成就最为突出。而朱自清的散文创作又是这一时期中实绩最大的,他的散文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1898年11月22日生于江苏东海县,1948年8月12日病殁北平。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因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是扬州人。1916年毕业于江苏省立第八中学。1919年2月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19

4、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其间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新诗创作。1923年发表大诗《毁灭》,在当时的诗坛上引起反响,颇为人称道。1924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古典文学,创作转向散文。1927年写的散文《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美国,漫游欧洲。之后出版了《欧游杂记》。1932年9月回国后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47年12月《新诗杂话》出版。1948年8月6日,久患的胃病发作,入院开刀。朱自清一生的著作有20余种,约200万字,是一笔丰厚的文学遗产。他的散文平淡质朴,极其优美

5、,被视为现代散文的样板,多篇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如果说朱自清的早期散文如《匆匆》、《荷塘月色》等还有点过于注重修辞,略嫌文胜于质的话,那么稍后的《背影》、《给亡妇》、《欧游杂记》等就做到了文质并茂,全凭真感受真性情取胜。到了后期,如《飞》,可以说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了。朱自清在散文形成了语言上的独特风格。具体来看,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有如下特点:-10-一、立体感语言要有风华,就要有形象性。而形象化的语言最主要的特色是有立体感。为了把事物的形状和事件的背景绘声绘色地呈现给读者,就必须认真考究语言色彩的明暗,感触的软硬及声调的抑扬,使人读完文章

6、以后,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好像看得见,摸得着。这就是语言的立体感。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绿》)这里是写瀑布。人们未见其形便先闻其声,闻其声显其形。不说瀑布“处在”山石的夹缝里,而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镶”是把较小的东西卡在较大的东西上面的凹处,用这动词来表示瀑布所处的状态,水白石黑,以黑衬白,视觉形象很鲜明,使读者对梅雨谭的感觉立体化了,立体感很强。整句话的几个分句,有长有短,而最后一个分句“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则最长。我们读起来,那节调,

7、就好像前几个分句都是在为这最后一个分句蓄势,到这里才急趋直下,给人的感觉恰与瀑布的形象一致,增加了形象的立体感。大家知道,准确生动的动词的使用,能使描绘的东西马上“活”起来,有人甚至说,一个使用得好的动词,可以使一千个形象词相形见绌。朱自清散文在这方面也显示了他运用语言的高超能力。请看下面的两句话: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清雾浮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象笼着轻纱的梦。(《荷塘月色》)夜里月光从叶缝里筛下来,该是顶有趣的。(《蒙自杂记》)一个“泻”字,让人感觉到月色从上而下的动态过程,以动写静,描绘了月

8、光的形貌。“浮”-10-这个动词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的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筛”字,写出了月光的斑驳的色彩,使月光更为生动、有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