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

六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

ID:29477845

大小:60.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0

六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_第3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风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会分析、理解文章中的重点,难点句子。2、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题,理解“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3、体会作者用词不达意准确、形象地来描写人物在活动中的动作、神态特点。4、学习作者严于自省,严于解剖自己、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教学重点:1、品味文章语言,理解难句。2、动作、神态、心理描写。3、学习作者的精神。教学难点:理解“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工,但是,四面又明蝴是严科,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目标:1、了解作者。2、理清课文脉胳,研读1、2、3段。一、导入新课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

2、引发学生对放风筝的美好感受的回忆。简谈感受:你们喜欢放风筝吗?能和大家谈谈放风筝时的感受吗?引入正课:风筝带给你们以无尽的梦想和快乐,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尽情享受这份放飞风筝的自由和快乐呢?让我们走近文坛巨匠鲁迅先生的兄弟之间,来了解一段关于风筝的故事。介绍作者二、整体感知朗读课文1、概括故事。要求从时间、人物、事件、情感等角度用一句话概括:这是一个______的故事。2、略说人物自由朗读集中写风筝事件的两段后,说说这两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理清课文脉胳第一部分(1---2)第二部分(3—11)第三部分(12)四、研读课文(一)研读第一部分1、朗读1---2段2、概括第一部分的主要

3、内容3、作者看到北京的冬天,心情如何?明确:悲哀。教师:从作者看到北京的冬天,心里很悲哀,这种悲哀的心情一直到文章的最后,作者是怀着一种悲哀的心情写了这篇文章,我们就可以说“悲哀”二字是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二)研讨第二部分第3段1、朗读第三段,讨论回答:(1)对风筝的态度我和弟弟有什么不同?点拨:弟弟----喜欢“我”-----嫌恶,认为那是没出息的孩子做的、(2)课文中的哪些文字体现了弟弟非常喜欢风筝?点拨:文中动作、神态的描写。(3)“我”认为玩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做的事,那么“我”认为做什么样的事才是有出息的孩子干的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补充:兄弟二人的不同态度,揭露了封建思想对“我

4、”的毒害,而小兄弟因年幼,持有一颗天真的、真挚的童心。五、作业:反复朗读课文。第二课时目标:1、研读4—12段。2、理解难句。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二、研读课文4—12段(一)4—11段研读1、朗读第4段,回答:“我”用怎样的行动虐杀小兄弟的少年天性?从“我”的行为,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分析,教师点拨)教师补充:“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慌地站起来,失了色瑟缩着。”这是对小兄弟的动作和心理描写,突出了小兄弟被发现后的那害怕心态。2、朗读5—11段,思考、讨论并回答:A、事隔二十余年后,我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点拨:直接原因、间接原

5、因(思想的醒悟)B、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会么说是“不幸”看了?点拨:因为意识到自己错了,很后悔和自责。C、我意识到自己错了,是不是就让它错下去?我想到了哪些补过的方法?在这此方法中,最可行的方法是哪一种?点拨:补过(“我”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知错就改,勇于自责和反省),5种,最可行的方法:去讨他的宽恕。D、我用最可行的方法去讨他的宽恕,我得到宽恕了吗?为会么没有得到宽恕?点拨:没有,因为他已经不记得这件事了。E、因为他不记得此事了,我心里就轻松起来了吗?点拨:没有轻松,反而更加沉重、更加悲哀。(二)研读12段1、朗读第12段2、概括本段内容3、难句理解:理解“我倒不如躲

6、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工,但是,四面又明蝴是严科,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这句话不仅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永远的哀伤,虐杀者有了醒悟的痛苦,而被虐杀者却已经忘却了,觉悟者永远无法弥补过错。第三课时目标:1、品味文章语言。2、指导完成课后练习。3、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二、品味文章语言。学习文章用词准确、形象的表达方法,通过细致观察,描写某个人在活动中的动作、神态。例: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希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

7、,他高兴得跳跃。——“瘦得不堪”形象地勾勒出小兄弟多病的身体形态。“张着小嘴、呆看着、出神”显出了小兄弟聚精会神、仰着长时间看放风筝的神态。“惊呼、跳跃”更逼真地写出了小兄弟喜欢风筝到极点。这段文字综合运用肖像、动作、神态描写,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瘦弱的小兄弟的形象。在课文当中找出一些语句品味一下三、指导完成课后练习四、自行朗读课文五、日积月累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带着我的思念各梦幻,走回到童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