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 5.卢沟桥烽火(1)教案 苏教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 5.卢沟桥烽火(1)教案 苏教版

ID:29478059

大小:63.0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0

六年级语文下册 5.卢沟桥烽火(1)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 5.卢沟桥烽火(1)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 5.卢沟桥烽火(1)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 5.卢沟桥烽火(1)教案 苏教版_第4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 5.卢沟桥烽火(1)教案 苏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册 5.卢沟桥烽火(1)教案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卢沟桥烽火教学要求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用“逐步”“万籁俱寂”造句。技能目标:按时间各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情感目标: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各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搞击侵略者的英雄行为的崇敬之情。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重点按时间各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主要板书计划            卢沟桥烽火        敌军             我军7月7日深夜   全副武装      

2、       喝 问      气势汹汹             严词拒绝      首先               还击第二天凌晨  人仰马翻             同仇敌忾      狼狈               举、冒当天晚上   抱头鼠窜             悄悄   可耻下场  英勇顽强作业设计、安排课内    1.抄写词语。    2.填写成语。    3.造句。    4.组词、多音字组词。课外    1.抄默词语    2.把课文复述给父母听    3.完成练习册。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导

3、入新课,质疑问难。2.检查预习情况3.初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4.指导学生书写词语。一、导入新课1.听歌曲《松花江上》2.揭题质疑看了课题,有什么疑问?学生提问,比如“烽火”是什么?历史背景如何?卢沟桥在哪里?……解决问题:事先请同学预习,搜集有关历史材料,这时可请学生自己汇报预习成果,并及时表扬这些同学,鼓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相机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热点了我国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为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国,又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二、初读指导1.自学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词,划分段落。2.检查自学

4、情况。(1)小黑板出示词语。(2)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去掉拼音读。(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3.指导分段:(1)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内容,可以合并在一起。(2)指名分段,并说说理由。第一段(1):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第二段(2-5):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第三段(6-8):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第四段(9):写“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国抗战的序幕。三、指导写字四、作业(1)抄写词语(2)解释加点字同仇敌忾  万籁俱寂 众寡悬殊

5、  如火如荼  猝不及防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学习课文第一、第二段,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各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搞击侵略者的英雄行为的崇敬之情。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第二段。3.能复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一、复习出示词语,指名读。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二、精读训练1.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学生质疑。     蚕食:像蚕吃桑叶一样。比喻逐步侵吞。     魔爪:比喻日本帝国主义凶恶的势力。     咽喉:形容险要的交通要道。  

6、(3)这一段写了什么?(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卢沟桥的战略地位)2.学习第二段。  (1)读第二段,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2)交流并板书:        1937年7月7日深夜        第二天凌晨        当天晚上3.细读第二段,画出描写敌我双方的关键词语。     按三个时间,分别交流圈画的词语,并说说从中体会出了什么?     交流并相机板书:        1937年7月7日深夜        日军    我军        全副武装  喝问        气势汹汹  严词拒绝        首先    还击通过理解这些词语,让

7、学生体会这显然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行为”指导读第2、3自然段,读出日寇的蛮横无理,不可一世。指名读,评议,齐读。小结:可见,事变的发生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计划的。          第二天凌晨        日军   我军        人仰马翻 同仇敌忾        狼狈   举、冒通过理解“震耳欲聋”“吼叫”及联系电视、电影、书报的画面来体会日寇的残暴。理解我军的表现,体会我国守军不怕强敌的英雄气概。通过理解“人仰马翻”等词语来体会在我军面前,侵略者必然遭到的惨败的下场。          当天晚上        日军    

8、我军        抱头鼠窜  悄悄通过讨论进一步理解我军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及敌人的可耻下场。    指导朗读换时间顺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