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下册 弹簧和橡皮筋教案 湘教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 弹簧和橡皮筋教案 湘教版

ID:29482916

大小:76.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0

四年级科学下册 弹簧和橡皮筋教案 湘教版_第1页
四年级科学下册 弹簧和橡皮筋教案 湘教版_第2页
四年级科学下册 弹簧和橡皮筋教案 湘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科学下册 弹簧和橡皮筋教案 湘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弹簧和橡皮筋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玩过弹簧和橡皮筋之后,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示它们形状的变化和自己所感受到的反推力的方向并由此认识弹力。2.能正确使用测量力的大小并做好记录,通过统计图表分析数据能发现弹簧伸长的规律并据此制作简易测力计。情感、态度、价值观1.乐于探究弹力的奥秘,体验到科学就在身边。2.认真分析数据,善于发现规律,愿意合作制作测力计,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科学知识1.知道弹簧变形后力图恢复原来形状所产生的力是弹力,知道使用测力计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2.知道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就伸得越长并且是有规律的。教学准备教师

2、准备:1.装有弹簧或橡皮筋的产品的图片,教师用橡皮筋自制的测力计,圆筒测力计,握力计,按教材第43页的形式绘制一个供全班交流汇总使用的统计表和统计图。2.准备好学生分组实验的材料:长短不一、来自不同产品上的各种弹簧和橡皮筋,平板式弹簧测力计,钩码。学生准备:长20厘米宽4厘米的硬纸板,剪刀,市场上常见的外面没有缠绕彩线的小号普通橡皮筋,长约16厘米的细铁丝。课时安排本课安排2课时,第1课时完成活动1并学习使用测力计,第2课时将测量记录表中的数据制成统计图,从中发现弹簧伸长的规律并动手制作简易测力计。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装有

3、弹簧或橡皮筋的产品的图片,并要求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这些产品中都用到了弹簧或橡皮筋,弹簧和橡皮筋在这些产品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二.活动----变形的弹簧1.教师强调活动体验的重点是:观察它们有什么变化,你用力的同时有什么感受、反推力的方向是怎样的。2.学生玩弹簧和橡皮筋,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3.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活动,运用上一课的知识描述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①谁施力了?方向是怎样的?②谁产生了反作用力?方向又是怎样的?③结果怎样?通过描述它们的变化并且画出反推力(弹力)的方向,帮助学生形成或完善弹力的概念。三.活动----使用测力计

4、1.教方法---教师可以手持弹簧测力计一边演示一边讲解。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所测量的力不要超过它的量程。②测力前应竖直提起测力计观察它的指针是否指向零刻度线,若指针没归零,则应通过调节使指针归零。  ③在测力过程中,要注意轻拉轻放,以免用力过大使指针与面板下端导板相撞而移位,并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防止由于弹簧与外壳摩擦而影响测量的精度。  ④待指针停稳后,眼睛平视指针读数,要尽量减小读数误差。2.练习测量并记录数据先让学生练习调零,再要求他们将测力计挂在支架上,然后在下面的挂钩上先挂1

5、个钩码,全组成员练习读数。1个50克的钩码挂上去以后怎么读数,是用gf(克力——非国际单位制,是工程单位制)还是N表示(牛顿——国际单位制),教师应适时补充说明:用N表示,1个50克的钩码重量是0.49牛顿,用学生的话说,就是钩码对测力计的拉力是0.49牛顿。学生再次练习之前,教师应当再次提醒他们:如果测力计的量程为2.5牛顿,每个钩码重0.49牛顿,那么测量时最多只能挂5个钩码。同时要求他们认真读数并做好记录。3.整理数据制成统计图并进行分析发现弹簧伸长的规律: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就伸得越长并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四.拓

6、展活动----制作简易测力计本活动在课内完成。本课教学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