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 《麻雀》教案 语文s版

四年级语文 《麻雀》教案 语文s版

ID:29489049

大小:66.5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0

四年级语文 《麻雀》教案 语文s版_第1页
四年级语文 《麻雀》教案 语文s版_第2页
四年级语文 《麻雀》教案 语文s版_第3页
四年级语文 《麻雀》教案 语文s版_第4页
四年级语文 《麻雀》教案 语文s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 《麻雀》教案 语文s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麻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   2.通过对重点段落的教学,进一步学习、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着重理解第4、5两个自然段,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老麻雀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通过对重点段落的教学,进一步学习、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2、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二)给课文分段,归纳各段段意。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给课文分段,归纳各段的段落大意。   三、教学过程  (一)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新出现词语,正音正字。   1.课文第4自然段出现了两个多音字,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正确读音。如“露出”的“露”有两种读音,在课文里应读“lu”,意思是显出来,现出来。一般读“lou”时用于口语。又如:“像

3、一块石头似(shi)的”中的“似”,有“shi”和“si”两种读音,在课文中应读“shi”,不读“si”,意思是跟某种事物或情况相似。   2.课文第5自然段出现的生字,其中“躯”、“搏”、“浑”,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与“驱”、“博”、“混”几个同音字的区别。可以一边对照字形和字义,一边板书在黑板上,指导学生正确组成词语。     例:躯(身躯)       驱(驱使)       博(博物馆)      搏(搏斗)       浑(浑身)       混(混水摸鱼)    另外,生字中“巢”和“拯”都是翘舌音。“拯”

4、不要读成“cheng”。   3.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讨论识记重点字的方法。    本课有12个生字。教师可引导学生给生字按结构分类。如:上下结构的字有“奈、巢、煞”,左右结构的字有“撼、躯、拯、幼、浑、哑、搏、愣”,半包围结构的字有“庞”。其中,“撼、躯、幼、浑、哑、庞”六个字,可以用部首表义类的方法识记。如:“哑”字,是一个“亚”字,加上一个“口”部,意思是由于生理缺陷或疾病而不能说话。联系课文中出现的“嘶哑”,应理解为声音沙哑。   4.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如:“拯”字,在课文中组

5、成的词语是“拯救”,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拯”作为带点字,通过查字典,找出“拯救”一词在字典中的解释是援救,救助的意思。接着,再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带有“拯救”一词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读一读,使学生明白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不顾一切地援救自己的幼儿,使小麻雀脱离危难。   5.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    摇撼(han):摇动。    无可奈(nai)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    扎煞(sha):(手、头发、树枝)张开,伸开。    庞(pang)大:很大。本文是就猎狗的身躯同麻

6、雀相比较而言的。  (二)引导学生归纳各段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1.让学生读课文,了解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文里找出故事中被描述的是哪三个角色,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在明确的基础上,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故事中被描述的人物有猎狗、小麻雀和老麻雀。它们之间,小麻雀是老麻雀的孩子,猎狗想吃掉小麻雀,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这篇课文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   2.在了解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的基础上,让学生看一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课文哪几段

7、是描述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由此,找出课文的重点段落,划出结构段。    (课文一共有7个自然段。第4、5自然段是故事的发展和高潮,讲了老麻雀在庞然大物——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的故事。这两个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其它课文部分,1、2、3自然段是故事的开端,讲述猎狗随我打猎归来途中,看到从巢里掉下来一只小麻雀的经过。6、7自然段是故事的结局,讲述了小麻雀得救,猎狗被带走的情形。)   3.在进一步读课文的基础上,归纳出各段的段落大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进行归纳。如:第一段(1、2、3自然段),教

8、师可教给学生用分清主次内容的方法进行归纳。段意是:我打猎归来途中,看到从巢里掉下来一只小麻雀。第二段(4、5自然段),教师可教给学生用合并自然段段意的方法进行归纳。段意是:老麻雀在庞然大物——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第三段(6、7自然段),用合并自然段段意的方法进行归纳。段意是:小麻雀得救,我带走了猎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