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 体育与健康心理篇高一教案

高中体育 体育与健康心理篇高一教案

ID:29498570

大小:66.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体育 体育与健康心理篇高一教案_第1页
高中体育 体育与健康心理篇高一教案_第2页
高中体育 体育与健康心理篇高一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体育 体育与健康心理篇高一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体育与健康——纠正心理缺陷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高中阶段常见心理缺陷的特点及表现,懂得如何通过体育锻炼来纠正心理缺陷。2、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发展作用的认识,从面引导学生自觉积极地从事体育锻炼。说明:第二个教学目标是书本教材所定目标,第一个目标是本人拓展的目标,因为第一目标实现后,老师稍加引导就能很自然地实现第二个目标。二、学情分析所授班级为我校高一(10)班,该班班集体已初步形成,学习气氛较好,学生求知欲强。但不少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缺陷。如有的性格孤僻,不合群。有的一遇考试就恐惧,而不能正常发挥。有的做事鲁猛,粗心。等等。三、设计思路1、在选择、整合教材内容时,以实现教学目标

2、为中心,强调所授内容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2、所用教学手段要能有效地调节课堂气氛,有效促进师生互动,有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的形成。四、教材分析本节课所授内容为高中《体育与健康》第一册理论知识部分内容,原课题为《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与体育锻炼》分析:1、书本对“高中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专业术语较多,如:感觉、知觉、认知能力等等。这些内容对没有系统学习心理学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如老师去讲透、讲深,就不利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的实现。2、书本对“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阐述也是平铺直叙式,也没能突出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这不利于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也不利于调动学

3、生学习的积极性。处理1、用学生身边的“高中生常见的心理缺陷”替换原来理论性强的“高中生心理特点”。2、用实用性较强的“利用体育锻炼纠正心理缺陷”替换原来的“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五、教法与学法整节课的内容以心理医生为心理患者进行诊断、开运动处方为主线展开。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多重角色,既是病人,又是整节课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地运用角色扮演、提问、诱导、激励等多种手段进行教学。学生在体验做医生的乐趣的同时,要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讨论、探究讨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六、教学过程作业小结开运动处方看病活动讨论我是一位心理医生导入教学流程图(一)导入承上启下导入正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

4、道体育锻炼能促进人的身体健康,不仅于此,体育锻炼还能促进人的心理健康,能有效地纠正人的各种心理缺陷。(二)活动讨论:我是一位心理医生。1、看病:(1)老师列举并板书高中生常见的心理缺陷:紧张型、胆怯型、虚荣型、急躁型。同时给同学们讲述活动方法。(2)老师叙述不同心理缺陷的表现。如:我平时学习成绩不错,可一到考试的时候很紧张,很多知识点都会忘掉。(1)学生根据老师描述的症状及特点,相互讨论,判断出心理缺陷的类型。(2)师生共同总结各种心理缺陷的特点(老师板书)。2、开运动处方(1)学生根据各种心理缺陷的特点,讨论哪些运动能纠正该种心理缺陷。老师对学生的思路进行引导。如:性格急躁的人主要是没有耐性

5、,什么运动需要长时间的耐心和韧性?(2)老师对学生推荐的项目进行分析,师生共同归纳出这类运动项目的共性。(3)学生根据归纳的共性开出合理的运动处方,并与老师在黑板上列举的运动项目进行对比。(三)小结1、小结本次课内容。2、鼓励学生积极从事体育活动,针对性的纠正自己的心理缺陷。2、提醒学生要运用体育锻炼有效地纠正心理缺陷,要注意运动的强度、质量和时间要求。(四)作业布置根据自己的心理特点,找出有助于自己心理健康的体育活动。七、预计效果1、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思考、积极讨论,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能对不同心理缺陷类型进行判断,并能对症下药,开出科学的运动处方。2、学生能自主地对自己

6、的心理状况进行诊断,并自觉、积极从事体育锻炼,运用体育锻炼进行自我调整及纠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