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工农业的污染的防治》教案1 鲁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工农业的污染的防治》教案1 鲁教版选修6

ID:29499385

大小:78.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地理《工农业的污染的防治》教案1 鲁教版选修6_第1页
高中地理《工农业的污染的防治》教案1 鲁教版选修6_第2页
高中地理《工农业的污染的防治》教案1 鲁教版选修6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工农业的污染的防治》教案1 鲁教版选修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环境污染与防治3.2工农业污染的防治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工业生产造成的主要污染,理解工业污染、治理和预防的相互关系。明确工业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2.理解循环经济的概念、意义和基本原则,了解循环经济的最佳模式——生态工业园区。3.明确农业污染的类型和危害,以及农业污染的防治途径。4.了解当地工业污染或农业污染的状况,选择突出的问题,研究预防和治理的措施。[参考课时]2课时。[教学建议]教学建议导入新课可利用本节开头的情境导入。补充DDT的发明初期给人类带来的惊喜,及后来对其危害的认识方面的资料。展开讨论,创设学习情境,引入新课。承转: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财富

2、,伴随工业文明而来的污染也是空前的。引导学生读火力发电厂、造纸厂排放“三废”示意图。得出结论:工业污染主要是工厂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简称“三废”。引申:解决工业环境污染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是废物的终端治理及达标排放;第二是推广清洁生产;第三是发展生态工业,走循环经济之路。补充资料,通过实例说明:对于工业污染,预防优于治理。要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污染问题,必须以“预防为主”,将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实行工业生产全过程控制。讲解: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重视对工矿企业废物的综合利用,从末端治理思想出发,通过回收利用达到节约资源、治理污染的目的。进

3、入90年代开始提出了源头治理的思想,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的清洁生产得到发展。推广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明确清洁生产的概念和内涵。点拨:清洁生产包含工艺(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可补充说明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读“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比较表”,描述清洁生产比末端治理有哪些优越性。承转: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潮流的近几年,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治理才替代末端治理成为国家环境与发展政策的真正主流,人们在不断探索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为主线,逐渐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

4、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套系统的循环经济战略。讲解: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从物质流动的方向看,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即“资源→产品→废物”,线性经济的增长,依靠的是高强度地开来和消耗资源,同时高强度地破坏生态环境。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

5、效益。引导学生阅读知识窗和正文,回答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目的和特征。学生自学课文。提问:生态工业园区是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阅读课文说说什么是生态工业园,与一般工业园区有什么不同 引导:近年来,循环经济在我国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在理论上进行了探索,特别是在清洁生产的基础上,开始建设工业生态园区示范。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是典型范例之一,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引导学生阅读知识窗:“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小结工业污染防治的有效途径。承转:工业污染危害严重,已是公认的事实,其实,现代农业生产中的污染对人的生命同样也构成了威胁。让学生通过讨论,自己说说农业

6、生产存在哪些污染。针对农业生产中的污染问题分别应采取哪些措施。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概括。明确防治农业污染的主要措施。学生自学课文。可分步自学分步讲解、点拨。点拨:化学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施用,大大地提高了农业产量,并养活着地球上的几十亿人口,可谓功不可没。合理施用化肥确是夺取高产的主要措施。如果错误地认为化肥施用量越多越好,就会产生负面影响。讲解:农药是现代农业稳定高产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对防治危害农业生产的病菌、虫害和杂草三个大敌起了特殊作用,为人类作出了贡献。但农药一般都是有毒的化学药品,长期大量施用,会给农作物、土壤留下残毒。全国每年农药使用量达30多万吨(原药量)

7、,除30%—40%被农作物吸收外,大部分多余药液进入了水体和土壤及农产品中。同时,据报载,全国仅受农药污染的农田就有1.4亿亩。由于农药本身不易被阳光和微生物分解,对酸和热稳定不易挥发,且难溶于水,故残留时间较长。农作物在吸收土壤中养分的同时,也吸收了残留在土壤中农药毒素,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给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如果农药在作物上,特别是其果实上残留不多,对消费者健康到关系不大。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粮食作物检测不出农药残留,而蔬菜和水果则比较严重。点拨:土壤污染是农业生产污染造成的主要后果,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都会造成土壤的污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