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区规划与学校建筑设计的探讨

某校区规划与学校建筑设计的探讨

ID:29500584

大小:19.3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20

某校区规划与学校建筑设计的探讨_第1页
某校区规划与学校建筑设计的探讨_第2页
某校区规划与学校建筑设计的探讨_第3页
某校区规划与学校建筑设计的探讨_第4页
某校区规划与学校建筑设计的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某校区规划与学校建筑设计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近年来,社区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社区建设的试验和探索在全国开展起来,初步形成了上海模式、沈阳模式、江汉模式和青岛模式某校区规划与学校建筑设计的探讨某校区规划与学校建筑设计的探讨  该校区西面为高速公路,东面1km外为铁路。该工程占地面积超过20万m2,均为学院原有教学用地,地势平坦且地形规整,属6度地震区,按7度设防。根据附近工程的地质勘探资料,大部分土质为第四纪花岗岩风化土,自上而下分别为素填土层和粉质粘土层。市内雨量充沛,河流众多,故场地地下水资源较丰富,水质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对混凝土不具腐蚀性,但对钢结构具有中等腐蚀性。  非对称式自由布局构筑空间风貌  从校园主

2、校门引出的主轴线,将入口广场、图书馆、教学楼、400m标准田径场、学生宿舍和综合楼等连接起来,如图1所示。校园南部入口广场结合图书馆、喷泉和田径场形成校园礼仪性、标志性的空间场所;主轴线东侧布置3座教学楼,以连廊相连,相互衬托,形成校园最重要的建筑和全校空间序列的高潮(如图2);轴线北端的学生宿舍和综合楼围绕成院落式广场,3幢宿舍楼呈行列式东西向规则布局与造型活泼自由的综合楼形成对比,整个校园在空间上以综合楼为核心,统领全局。  轴线营造空间序列目前,土建、装潢和改造工程接近尾声,设备政府采购基本到位,人员招录工作方案已上报,整个工作紧张、有序、高质地往前推进。近年来,社区问题越

3、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社区建设的试验和探索在全国开展起来,初步形成了上海模式、沈阳模式、江汉模式和青岛模式  本工程总体规划既采取了传统的轴线非对称布局手法,同时也采用了绿化的自由式构图和非对称式布局。规划设计方案形成2条轴线,其中南北主轴线以一条串连教学区、宿舍区、配套服务区和体育运动区,且南北走向的道路形成;东西次轴线则从校园北入口开始到综合楼结束。南北主轴线两侧建筑采用非对称布局,南侧为图书馆,西侧为宿舍区,西南侧为体育运动区。整体空间布局结合主轴线和基地形状有机结合,既体现了校园空间的序列感和方  向感,又融合了时代气息,融理性与典雅浪漫人文气质于一体。规划两轴线联系各

4、功能建筑形成张弛和疏密的形式对比,产生了丰富的空间张力效果。  功能规划分区  规划结构形成“两轴四区”的结构形式,“一轴”指校园的南北主轴线,为校园主要交通路线和主要景观路线;“二轴”指校园的东西向次轴线,为校园的次要交通路线及连系4个功能分区的实用性景观路线;“四区”分别指教学实验区、体育活动区、办公配套服务区和生活宿舍区。目前,土建、装潢和改造工程接近尾声,设备政府采购基本到位,人员招录工作方案已上报,整个工作紧张、有序、高质地往前推进。近年来,社区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社区建设的试验和探索在全国开展起来,初步形成了上海模式、沈阳模式、江汉模式和青岛模式  整个校园

5、以动静区分、内外有别为原则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其中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等主要教学中心结合主入口设置于场地东南部,体现了校园以教学实践为中心的教学思想;400m标准运动场位于场地西部,紧邻广清高速公路,给整个校园提供充足的绿化景观资源,促进校园人文气息和生态环境的融合,也使教学与宿舍楼与校外高速公路之间相隔更远,以减少噪声干扰;学生宿舍内设置学生公寓和学生活动中心等设施,宿舍楼底层架空,满足非机动车停车需要和有利于宿舍楼之间的通风。学生宿舍区西侧布置综合楼,与教学楼三者相互围合成广场空间,综合楼高18层,设有4层裙房,内设食堂和小礼堂,塔楼内安排行政办公室、教师周转房、教师活动中

6、心、老干部活动中心、会议报告厅等设施,形成  校园对外展示的标志性建筑,如图3所示。  校园道路采用局部“人车分离”的T型交通结构,以1条7m宽的南北向道路与场地东南侧20m宽的城市道路相连接,构成校园南入口;7m宽的东西向道路与基地东侧红线宽20m城市道路相连接,形成校园北入口。教学实验区、后勤办公区、宿舍区均设有环形道路,以满足消防及平时使用需求。本工程按规划要求还配套有停车场库,设有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位分别为180个和2400个。  绿地景观系统  校园绿化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集中的公建附属绿地几何化构图的精心布局,与道路两侧的绿化带相互渗透,形成隔而不断、相

7、互借景的校园绿化体系。在绿化设计中使点、线、面状的绿地相互结合,形成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敞开的校园绿地系统。全区公共服务设施附属绿地约2万m2,学生人均绿地面积约。目前,土建、装潢和改造工程接近尾声,设备政府采购基本到位,人员招录工作方案已上报,整个工作紧张、有序、高质地往前推进。近年来,社区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社区建设的试验和探索在全国开展起来,初步形成了上海模式、沈阳模式、江汉模式和青岛模式  “面”状绿化———即校园绿化与城市绿化共享,田径场内的大面积绿地和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