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滕王阁序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 滕王阁序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5

ID:29508698

大小:72.5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语文 滕王阁序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5_第1页
高中语文 滕王阁序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5_第2页
高中语文 滕王阁序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5_第3页
高中语文 滕王阁序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5_第4页
高中语文 滕王阁序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5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滕王阁序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滕王阁序【教学目的】1.背诵全文.2.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了解骈文的两在特征—对偶与用典,进行文言仿写训练.3.积累文化知识。【教学重点】1.理解基础,熟读本文直至背诵。2.通过仿写感受了解文言的特征。【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点】介绍写作背景。通读全文,正音【教学步骤】一.导入:1、 从王勃的简历说起唐代著名诗人王勃生于公元650年或649年,字子安,龙门人(今山西河津人),6岁善文辞,构思无滞,词情英迈。9岁鉴赏力超群,得颜师古注《汉书》,读而作《指瑕》以正其失。史载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道祥赞为神童,并向朝廷表荐,而王勃对策

2、高第,被授朝散郎。到17岁时就做了沛王李贤征的王府侍读。可是,种种打击却接二连三地向他袭来。大约做王府侍读一年多的时候,他因为“戏为《檄英王鸡》”一文,竟然被唐高宗怒逐出府,这时他很失落,随即出游巴蜀。到他22岁时,他好容易又得补为虢州参军,可是又因为“匿死罪官奴,恐事泄,辄杀之。”于是,他又犯下死罪,所幸遇上大赦天下才得以免除灾难,可是,他的父亲王福畤却因此而受到牵连,被贬为交趾令(今越南河内)。大约26岁时,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没想到在渡海时溺水,最后惊悸而死。综观王勃的一生,我们首先叹其英年早逝。其次,他一生多有不得志者,其内心应当是时有不平,或者愤怒悲凉,或

3、者又心存幻想,渴望着自己能够大展鸿图。2、作序的背景就在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的途中,即其临死前的两个多月,适逢九月重阳之日,王勃途经洪州(现在的江西南昌),正赶上洪州都督阎某人重修了江南名楼滕王阁而于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借以标榜政绩。王勃面临那“仙之人兮列如麻”的场面怎么能不感慨万千?当时,他孤身作客,形单影只,内心戚戚,自然是感到压抑而难以兴奋,如果能够让他一吐胸怀,或许他会欣然命笔的。而事实正是如此,《新唐书·文艺传》记载,都督阎某人他还有一个目的,想借此机会在众宾面前夸赞他的女婿,于是,事先让他的女婿写好一篇序文,到时候只要当着众人的面写出来就可以了。在宴会上,

4、阎某人准备了纸笔,遍请众客,别人当然不敢,也不好剥阎某人的面子,可是,当请到王勃的时候,王勃神情自若,并没有推辞,而是当众写了起来。我们今天来看王勃当时的做法,特别应该考虑的是他当时是否不通人情世故。据说,他当时可是把都督阎某人惹恼了,致使阎某人拂袖而去。其实,当时的王勃已经是26岁的人了,要说他完全不通人情世故那是很勉强的,再说,刚才我们已经说到他内心戚戚,是很想一吐胸怀的,第三,我们也不能排除他的恃才傲物的胆识和信心。这篇流传久远的美文,今天我们读来是令人赞叹的,可是,更为难得的是当时就已经语惊四座。阎某人拂袖而去之后并没有出来看什么热闹,而是派了人给他传报王勃写

5、的句子。怒气正盛的阎某人慢慢地被王勃的文章征服,当传报人把“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传进去时,阎某人不仅震惊了,而且是迫不及待地站起身来,情不自禁地感叹说:“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那么,王勃的文章到底好在哪儿呢?情辞并茂是这篇文章的流传久远的根本原因二.教学过程:(一)初步理解,打好导读教学的基础。A、知文体:《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B、知经历:作者的人生道路与文章主旨有密切关系,“知人论世”对理解作品内容不无益处。除课文注释外,补充介绍下列知识:王勃14岁应举及第,授朝散郎。曾

6、为沛王府修撰,为沛王李贤侍读时因撰《檄英王鸡》文而被逐,入蜀后补虢州参军时又因擅杀官奴曹达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作者经历的介绍有助于提高自读效率,帮助引导学生理解文中典故及作者的“牢骚”。(二)初读求读准:让学生自己搭桥过河,在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碰壁”后予以引导,记忆尤深。例如,骈文的七字句和诗句节奏不同,诗句的节奏一般是四三,而骈体文七字句的节奏一般是三四、三一三、二五、四一二、二三二等,所以下列文句节奏应是:A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B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C都督阎公∕之∕雅望,启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

7、 帷暂暂驻。D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引导点拨后,举一反三,学生自会读出语感,有所感悟。三、布置作业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疏通文意第二课时【教学重点】辨析词义,归纳义项二、分析文章,概括各段大意【教学步骤】一、教学过程(三)再读解词句:即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解决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重点虚词、特殊句式这些文言语法问题。首先,要求学生边读边依靠积累、依靠语感用特定的标记画出不同词法现象,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换重点,同时共同释疑,提出难点,教师适当启发点拨。例如:“雄州雾列,俊采星驰”的“雾”“星”学生凭语感画出名词作状语的标记。“襟三江而带五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