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金岳霖先生教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金岳霖先生教案 苏教版必修2

ID:29509850

大小:63.0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语文 金岳霖先生教案 苏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语文 金岳霖先生教案 苏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语文 金岳霖先生教案 苏教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语文 金岳霖先生教案 苏教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语文 金岳霖先生教案 苏教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金岳霖先生教案 苏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金岳霖先生 [ 教学目标 ]  1 .理清全文的写作思路,指导学生学习掌握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写作特点。  2 .帮助学生理解金岳霖先生的独特之处及其表现出来的独特性格,并能正确地把握和借鉴。  3 .结合课文,了解全文的语言风格。  [ 教学 重点难点 ]  1 、文章的线索。  2 、归纳人物的性格特征,把握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 复习旧课 ]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作者在纷繁的史料中,从不同侧面选取了突出两人功绩并与两人有联系的三件事各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 导语 ]    伟大与平凡也许本来就不好界定,一个满腹经纶的知

2、识分子,却天真、怪诞,以他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人性美好的一面,令他的学生们长久的怀念。课文《金岳霖先生》会引发你对人生价值的重新思考。  [ 教学步骤 ]  一、作者介绍    汪曾祺( 1920---1997 ),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 1939 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先生的影响。 1940 年开始发表小说, 1943 年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以后又当过刊物编辑和剧团编剧。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等。散文集有《蒲桥集》、

3、《塔上随笔》等。文学批评集有《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其代表作也是其获奖小说是:短篇《受戒》、《大淖记事》,这些小说都是以散文笔调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属于民俗风情小说。其散文“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精致。兼作小考证,亦可喜。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水,春初心韭,秋末晚松,滋味近似。”文中始终贯注着互融相济的儒道文化思想,因此被称为“二十世纪最后一位士大夫”。  二、知识链接  1.关于金岳霖:    金岳霖 (1895-1984.1

4、0.19)哲学家、逻辑学家。浙江人,字龙荪。生于湖南长沙。1914年毕业于清华学堂。后赴美留学,1920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1921年后游学英、德、法、意等欧洲诸国。1925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文学院院长。194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2年后历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1955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副所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逻辑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二、四至六届委员,民

5、革中央常委。一生从事哲学、逻辑学研究和教学。在哲学方面,吸收西方哲学的成果,把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相结合,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培养了一大批较高素养的哲学和逻辑学专门人才;是最早把现代逻辑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逻辑学家之一,并且把西方哲学中的逻辑分析方法应用于哲学研究;批判了罗素的主观唯心论,论证了事物的可知性;提出摹状与规律的学说。在逻辑学方面,30年代系统地从西方引进演绎逻辑,对演绎逻辑的基本问题作了深入探索;认为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思维规律。后期强调形式逻辑必须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探讨了形式逻辑的客观基础

6、,提出了有关思维的新的判断形式,主张恢复归纳(在形式逻辑中)本来的地位。著有《逻辑》、《知识论》等;出版有《金岳霖学术论文选》、《金岳霖文集》等。现设立有金岳霖学术基金会。    他由于从青年时代起就饱受欧风美誉的沐浴,生活相当西化,西装革履,加上一米八的个头,仪表堂堂,极富绅士风度。当然,他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事就是他终生未娶,这样优秀的人又未娶妻,现在我们能可以称之为单身贵族。他的终生未娶又因为是一直恋着林徽因,这样的人我们又可以称之为痴情汉子。总之,他是一个有趣、直率、真诚、朴实、有一肚子学问的大哲学家、逻辑学家和教育家。  2.关于“西南联大”: 

7、   西南联大,全称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38年4月在昆明成立,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成。    1937年“七七”事变后,平津陷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被迫南迁,于10月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因为南京失守,战火逼近长沙,学校为坚持抗战和坚持教育计划,于1938年2月西迁昆明,改称为“西南联合大学”。当时,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学生全都奔赴昆明,有金岳霖、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钱钟书等等。西南联大空前的人才济济,人文荟萃。三校虽历史不同,学风各异,但八年之间的同心协力、交相辉映、筚路蓝缕、弦歌不辍,“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

8、民主堡垒之称号”,高举“爱国、民主、科学”的伟大旗帜,弘扬“刚毅坚卓”的校训精神,为国家培养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