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项链(1)教案 粤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项链(1)教案 粤教版必修3

ID:29509867

大小:80.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语文 项链(1)教案 粤教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语文 项链(1)教案 粤教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语文 项链(1)教案 粤教版必修3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项链(1)教案 粤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项链》教案教学重点与难点:1.把握小说情节特点.人物形象(抓住人物心理.动作.语言进行分析)2.探讨主题3.客观.公正地评价人物玛蒂尔德一.导入新课:由对联导入。1.很多爱美的女人都希望自己穿得漂亮,希望自己能挂上一串项链,然而有时会给人带来不幸。法国的莫泊桑就在《项链》中表现了这种悲剧,我们今天就学学《项链》。2.有个人读了《项链》这篇课文后,感叹作者构设故事情节的高超技巧,写了一幅对联,刘老师不才,对了半天,仍不很满意,请大家帮我对下联,上联是:“一夜风头出尽,项链成锁链”。一夜风头项链成锁链,()。看谁对得又快又好!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研读这篇课文。二.简介作者作品

2、:莫泊桑(1850—1893),法国著名小说家,“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身在一个没落贵族的家庭。写有中短篇.长篇小说,还有诗歌.剧本等。他的短篇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名。著名短篇小说有《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长篇小说代表作有《一生》.《漂亮朋友》等。《项链》是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代表作。《项链》发表于1884年,原题《首饰》译成中文时为《项链》。本文是他的代表作,写的是一个小公务员家庭发生的悲喜剧。《项链》中的玛蒂尔德是当时法国的一个典型。当时法国社会大资产阶级当权,对人民巧取豪夺,政府贪污风行,社会道德

3、沦丧,小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地位极不稳定,莫泊桑长期在政府小科员圈子中生活,对他们有很深的了解。二.预习检查,归纳情节内容和感受艺术技巧。1.课文围绕项链写了哪些故事,哪位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越精练越好。——主要有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识项链(项链是赝品)等情节。小说《项链》的情节构设可以说是“波澜起伏,跌宕曲折,引人入胜”,小小的项链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牵动所有读者的心灵。但是2.有人认为,小说结尾不够完美,没有说出主人公玛蒂尔德得知真相后的情况。你认为作者这样处理好不好?说说理由。(1—2个同学回答后)——作者将故事叙述到高潮后就戛然而止,并非不完美。

4、文学欣赏上有句名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假如作者再写下去,就剥夺了我们的思考权利了,让我们接受他唯一的结局,一千个读者就只有一个哈姆莱特了。这样处理正好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让读者自己去设想故事的结局,产生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正如《米洛斯的维纳斯》除了双臂可失,其他都失不得,因为“手”是千变万化的交涉手段。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就是创造了悬念之美。3.也有人认为结尾太突然,不合情理,是故作惊人之笔,缺乏前文的铺垫,你同意这个说法吗?请具体说说理由?(学生代表三到四人发言,补充。教师倾听。)最后统一认识:明确:作者没有故作惊人之笔,没有欺骗读者,联系全文看,

5、我们发现前面有几处伏笔,暗示了项链是假的:(出示投影)一处:借项链时,佛来斯节夫人显得相当大方,没有任何犹豫,也没有任何叮嘱。贵重的东西借给他人时,总要叮嘱一番,此乃人之常情;二处:当玛蒂尔德拿着空盒去买项链时,珠宝店老板“查看了许多帐簿”以后说:“我只卖出这个盒子”,这说明丢失的项链与盒子不是原配。三处:当玛蒂尔德惴惴不安地去还项链时,佛来斯节夫人竟没有打开盒子,验明正身。所以,结尾才说出项链是假的似乎很意外,但却又在情理之中。作者并没有故作惊人,相反,倒显出作者匠心独运,构思巧妙。(活跃气氛——想不想知道老师的下联?出示。)“一夜风头出尽,项链成锁链十年辛酸熬完,饰品

6、是赝品”一夜风头项链成锁链,(十年辛苦悲剧实闹剧)。或十载艰辛可怜实可鄙。过渡:情节的设置都是为塑造人物和表现主题而服务的。那么我们在这跌宕起伏的情节中又看到了怎样的主人公形象呢?三.人物形象探讨。(一)心理描写:1.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这话有一定的道理,请同学们想一想玛蒂尔德的悲剧结局是由她的哪些性格决定的?——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思想。2.说话讲求证据,课文哪些地方揭示了她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思想?——①课文开头整个部分都是证据。②要求做新衣,伤心没有饰品也是,③舞会上的陶醉也是……3.开头部分的文字是从哪个角度着重介绍玛蒂尔德性格的?——心理描写。4.借项链前

7、,有一个词语使用频率最高,是哪个?玛蒂尔德有哪些想法?梦想——想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梦想”使用达7次之多,反复使用,表明她不切实际,爱白日做梦,充分地展示了她卑俗的灵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她追求享乐,爱慕虚荣的思想。预示了悲剧的必然性!过渡:除了从心理描写的角度表现玛蒂尔德的性格特点之外,课文还从哪些角度反映了她的这一性格?——(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二)语言.动作描写:1.要让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最好让人物走到前台,直接面对观众。所以小说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最能直接地反映人物性格。同学们,首先让我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