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案例 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案例 苏教版必修3

ID:29510694

大小:66.0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案例 苏教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案例 苏教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案例 苏教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案例 苏教版必修3_第4页
高中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案例 苏教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案例 苏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案例一、案例背景与教学设计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难题,不仅字词大多生涩,而且语言习惯也不同于现在的白话文,让许多学生学习起来相当费劲,以致让更多的学生望而却步。基于上述总体思考,我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首先以诵读为途径的自读思路:设计导读练习,检查生字词落实情况,巩固语文基础知识。然后老师引导掌握课文内容,了解时代背景,为更好的理解人物形象做好铺垫工作。再进行以领悟为目的自学过程:完璧归赵的故事。最后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学习渑池相会、负荆请罪的故事,完成对两个人物的形象解读分析及理解。二、具体实施导入:本周起我们将围绕关于“人”的话题进入另一个新的

2、模块:人物传记。鲁迅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在他们身上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刚毅品格和浩然之气。《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中所表现的安贫乐道的情操、《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展现的以天下为己任的价值取向,《捕蛇者说》(苛政猛于虎也)流露的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呈现的对国家的耿耿忠诚……这些古代优秀作品无一不给我们以精神滋养、人格启迪,可以说,古代文学作品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大人格、大魅力的一个载体。我们通过这个载体感受古代仁人志士的人格魅力,传承中华民族

3、的浩然之气。一、简介《史记》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一本伟大的著作,感谢它为我们从正史的角度记录了众多古代的名人传记——《史记》。1.内容:《史记》记叙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有12本纪(按年代记载最高统治者的言行和政绩),30世家(是先秦各诸侯国和汉代有功之臣的传记)、70列传(记叙各类名人的生平和事迹,主要叙人臣),10表(是多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8书(记录各种典章制度的沿革),共计52万多字。2.地位:《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3.评价:《史记》有很高史学价值。班固称赞这部书说:“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质,其

4、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意思是它高度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史记》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书中对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鲁迅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见,这部书在中国史学与文学方面,都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二、简介司马迁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陕西人,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父司马谈,汉武帝时作太史令。司马迁10岁时,就在父亲的指导下诵读古文,曾向儒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学习。青年时代(20岁左右)曾两次漫游祖国,走遍大江南北、黄河上下,足迹几遍全国。他饱览名山大川,收集传说史迹,考察风土人情,接触

5、下层人民,积累了珍贵的史料。父死后,承袭父职任太史令,时年38岁,41岁开始《史记》的写作。五年后,因替李陵辩护,被捕入狱,遭受腐刑——是古代酷刑中最为耻辱的惩罚。他曾想过死,但一想到“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便放弃了,三年后被赦,担任中书令,他发愤著书,经十几年艰苦努力,终于在公元前91年完成了《史记》这部不朽的著作。正因为一生经历坎坷,司马迁才对那些在逆境中发愤,在厄运中不屈不挠,在险境中视死如归的仁人志士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的《史记》才会出现那么多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磨难英雄形象。比如荆轲、毛遂、项羽……而蔺相如则是这些人物中的突出典型。蔺相如在虎狼

6、成群、险象横生的环境中,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国家利益至上,凭自己的勇气和智慧,赢得了国家的尊严。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史记》中著名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读课文,15分钟完成导读练习“一、积累基础知识”部分三、把握课文内容1.文中写了几个故事?请分别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小标题,并找出相应的起止段落。明确:以蔺相如为主,以廉颇为宾,写了三个故事:第1~2段:廉蔺简介。第3~13段:完璧归赵。第14~16段:渑池相会。第17~21段:廉蔺交欢(负荆请罪)。2.文章开头第1、2自然段介绍了廉颇和蔺相如的身份与地位。从全文看,这一介绍有什么作用?明确:廉颇、蔺相如的身份和地位不同,一贵

7、一贱,对比鲜明,为下文这两人的矛盾产生埋下伏笔。3.能否说说文中故事发生在怎样的背景下吗?明确:战国后期,七雄纷争,战乱频发。当时秦、楚、齐、赵、韩、魏、燕七国中,以秦力量最为强大,扩张之心与日俱增,它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它南边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力比秦稍弱,也不甘示弱。于是大国之间在外交和军事上出现了合纵和连横的斗争。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南北为纵,是以魏国、韩国、赵国为中心,北联燕国,南联楚国,东联齐国,共同联合起来对付秦国的霸权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