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案2 沪教版第一册

高中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案2 沪教版第一册

ID:29511602

大小:62.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案2 沪教版第一册_第1页
高中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案2 沪教版第一册_第2页
高中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案2 沪教版第一册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案2 沪教版第一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种树郭橐驼传一、导入新课:  古人勤于植树,树木造福于古人。因而激发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意,他们常对喜爱的树题诗吟咏。东晋陶渊明在归隐后就专门在房门前种了五棵柳树,曾留下“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的诗句。唐代诗人杜甫因战乱流浪四川成都浣花溪时,向驻地熟人要桃树苗,“奉气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溪”就是生动的写照。素有“柳痴”称呼的柳宗元,被贬柳州刺史后,在柳州沿岸种了很多树,曾留有“柳州柳刺史,种树柳江边”的说法。他的散文《种树郭橐驼传》不仅对指导种树有较高的科学价值,而且还有极强的讽喻意义。  二、简介作者及有关内容  【作者】看注解,补充

2、  柳宗元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另一位领袖人物。他提出的“文以明道”的文学主张,对当时的“古文运动”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柳宗元的诗文俱佳,就散文说,形式多样化,论文(《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等论文八书)、传记(《段太尉逸事状》、《童区寄传》等)、寓言(《三戒》、《传》、《罴说》等)、山水游记(《永州八记》)都很出色。文章“精裁密致,璨若珠贝”,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最高峰。柳宗元的作品,由刘禹锡整理编成《柳河东集》,刘并作了序。  【体裁与背景】   本文名“传”,实际上时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从内容和风格上看,当时柳宗元早年在

3、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为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捐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  三、教师范读全文(或放录音),边听边思考:作者把一个什么道理寄寓于了个什么故事?  

4、——郭橐驼“顺木之性,以致其性”的养树方法,说明顺民之性以养民的道理   学生讨论并用一句话概括各段大意  ——1.仿史传体例,介绍人物身世   2.转入正题,道出过橐驼是一个种树的行家   3.郭橐驼谈种树经验   4.在问答中将话题“移植”到政事上来   5.写问者的意外收获及做传目的。   四、分析文章  【第一段】   (1)本段传什么?(介绍人物身世)  (2)介绍身世侧重介绍名字,“驼”并不雅,为何驼要自称?(豁达——身残而自信)  (3)驼自信什么?  【第二段】  (1)橐驼种树本领如何,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A、所带

5、际遇——争迎取养 B、技术全面——两种人均能满足;C、技艺高超——不怕“移徒”, D、他植者莫能如也)  (2)本段写驼种树本领全面高超,是种树行家,用了什么方法?  (侧重于侧面描写)  【第三段】  (1)郭橐驼总结的种树方法是什么?他认为种过树后应采取什么态度?他对自己取得的成绩是如何评价的?  (2)其他种树的人往往怎样做?结果如何?  (3)本段用了什么方法传驼?(对比、映衬)  (4)本段分几层意思?(讨论)     【第四段】  (1) “问者”问“养树”后,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2)橐驼是

6、怎样评价,描述官吏烦令扰民的?  (祸——呼、鼓、聚、击、召)  (3)“养树”和“养人”有何相通之处?     【第五段】  1、指明学生翻译本段,师生订正  2、提问:作者写此文的用意何在?(传其事以为官戒)  四、总结全文  1、指明学生归纳主题:本文讲……(顺民之性以养民的治道)  2、怎么明理,用了什么方法?(写作特点归纳)  (1)对比与映衬  (2)婉约而多讽(板书)  小结:  以寓言的方式进行讽谏,是古代中国文人向帝王或上层统治者提意见的传统做法。本文主旨是讲顺民之性以养民治道,但文章却不是进行理论上的辨证,而是巧妙地通过

7、给郭橐驼立传,通过驼介绍养树的经验,再把养树之道“移之官理”,巧妙地把“养树”与“养民”联系起来,委婉含蓄的说明顺民之性以养民的道理。揭露并讽刺了统治者的苛政繁令对百姓的骚扰侵害,提出宽简为证,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主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