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设计_1

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设计_1

ID:29511666

大小:18.5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0

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设计_1_第1页
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设计_1_第2页
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设计_1_第3页
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设计_1_第4页
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设计_1_第5页
资源描述:

《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设计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近年来,社区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社区建设的试验和探索在全国开展起来,初步形成了上海模式、沈阳模式、江汉模式和青岛模式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设计  摘要: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是在原有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基础上,吸收了框架结构体系的优点,近年来逐步发展形成的新结构型式,适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塔式或板式高层住宅,短肢剪力墙结构是适应建筑要求而形成的特殊的剪力墙结构,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文章从剪力墙的分类、短肢剪力墙的布置着手,对高层建筑设计中剪力墙结构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短肢剪力墙;建筑设计;风荷载荷;结构体系设计

2、    “短肢剪力墙结构”是在原有剪力墙的基础上,吸收了框架结构的优点,逐步发展形成的能适应人们新的住宅观念的高层住宅的结构型式。这种新的结构体系由于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普通框架与普通剪力墙结构的缺点,受到了建筑师的肯定。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便于利用中部竖向交通区形成较为完整的筒体,外围布置短肢剪力墙保持墙面平整,墙肢布置灵活,同时降低了建筑结构的混凝土用量,所以很受开发商的欢迎。    一、剪力墙的分类目前,土建、装潢和改造工程接近尾声,设备政府采购基本到位,人员招录工作方案已上报,整个工作紧张、有序、高质地往前推进。近

3、年来,社区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社区建设的试验和探索在全国开展起来,初步形成了上海模式、沈阳模式、江汉模式和青岛模式    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破坏,又称抗风墙或抗震墙、结构墙。分平面剪力墙和筒体剪力墙。平面剪力墙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升板结构、无梁楼盖体系中。为增加结构的刚度、强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现浇或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现浇剪力墙与周边梁、柱同时浇筑,整体性好。筒体剪力墙用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悬吊结构中,由电梯间、楼梯间、设备及辅助用房

4、的间隔墙围成,筒壁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其刚度和强度较平面剪力墙高可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    一般按照剪力墙上洞口的大小、多少及排列方式,将剪力墙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整体墙    没有门窗洞口或只有少量很小的洞口时,可以忽略洞口的存在,这种剪力墙即为整体剪力墙,简称整体墙。当门窗洞口的面积之和不超过剪力墙侧面积的15%,且洞口间净距及孔洞至墙边的净距大于洞口长边尺寸时,即为整体墙。    小开口整体墙    门窗洞口尺寸比整体墙要大一些,此时墙肢中已出现局部弯矩,这种墙称为小开口整体墙。    联肢墙    

5、剪力墙上开有一列或多列洞口,且洞口尺寸相对较大,此时剪力墙的受力相当于通过洞口之间的连梁连在一起的一系列墙肢,故称连肢墙。目前,土建、装潢和改造工程接近尾声,设备政府采购基本到位,人员招录工作方案已上报,整个工作紧张、有序、高质地往前推进。近年来,社区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社区建设的试验和探索在全国开展起来,初步形成了上海模式、沈阳模式、江汉模式和青岛模式    框支剪力墙    当底层需要大空间时,采用框架结构支撑上部剪力墙,就形成框支剪力墙。在地震区,禁止采用纯粹的框支剪力墙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

6、剪力墙的类型划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划分,严格划分剪力墙的类型还需要考虑剪力墙本身的受力特点。    二、短肢剪力墙的布置    进行短肢剪力墙布置的时候,应注意使结构的刚度适宜,传力路径明确,结构专业应较早地介入建筑专业的方案设计,使结构布置既能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又能做到经济合理,    布置原则    1.短肢剪力墙总的布置原则是:均匀、分散、对称、周边。均匀、分散是要求每片剪力墙的抗侧刚度相差不大,避免一、二片刚度特大的剪力墙受力过于集中。对称布置,可使质心和刚心重合,这样可以避免和减少建筑物受到的扭矩。剪力墙靠近

7、结构单元的周边布置,可增大房屋的外围刚度,从而减小结构的扭转周期。    2.高层建筑不应全部是短肢剪力墙结构,若短肢剪力墙较多,可在竖向交通中心区布置筒体或一般剪力墙来共同抵抗水平力。目前,土建、装潢和改造工程接近尾声,设备政府采购基本到位,人员招录工作方案已上报,整个工作紧张、有序、高质地往前推进。近年来,社区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社区建设的试验和探索在全国开展起来,初步形成了上海模式、沈阳模式、江汉模式和青岛模式    3.短肢剪力墙应布置在房间分隔墙的交点处且竖向荷载较大处,但不必在每个墙交接处设短肢墙

8、。满足竖向荷载和抗侧力的需要既可。    4.短肢墙的数量和长短可根据结构受力的需要来确定。可由基本自振周期来判断剪力墙布置是否合理。    5.短肢墙应尽量对齐、拉直,以便和连梁构成抗侧力片。    6.在外凸部分,平面外边缘和角点处,容易产生大的应力集中,应设短肢墙以满足平面刚性和抗扭的要求。    7.采用普通楼板时,短肢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