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道士塔》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第三册

高中语文《道士塔》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第三册

ID:29512048

大小:63.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语文《道士塔》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第三册_第1页
高中语文《道士塔》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第三册_第2页
高中语文《道士塔》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第三册_第3页
高中语文《道士塔》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第三册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道士塔》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第三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道士塔》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力训练点: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和内在联系,培养“研究探讨、深入领会”的阅读习惯。2.美育渗透点:(1)学习本文灵活新颖的笔法表达悲怆苍凉的感情。(2)理解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二、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课堂以学生讨论、释疑为主。三、教法设计:1.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并在文中划出疑难语句。2.通过老师介绍了解有关莫高窟的资料。3.重在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上课之前就开始循环播放幻灯展示余秋雨的近照及敦煌图片)(全体学生似炸开了锅纷纷评论

2、)(上课铃响)师问:怎么样,有何感想?生(异口同声)说:美!师:这些都是出自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及彩塑。(播放幻灯二)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余秋雨的散文《道士塔》。(展示教学目标及要求)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作者。那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您所了解的作者的基本情况?生:余秋雨,---------生:(补充)师:这两名同学介绍的都不错,下面我们一起来对作者做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幻灯展示)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前我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敦煌的来历。看屏幕-----------公元336年,一个和尚云游四海,来到了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到此已是傍晚,

3、想找地方休息,正在四顾,忽然看到这座山金光闪动,象有千佛跃动,当时的乐樽和尚,怔怔的站着,眼前是万道金光,背后是五彩的晚霞,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他有所顿悟,把手中的锡杖插在地上,庄重地跪下,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此筑窟造佛象,使此地成为佛圣地。不久,他的第一个石窟就开工了,由于他在化缘中广为传播自己的奇遇,使远近善男信女也纷纷来朝拜胜景,并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祷,挖出了一个个的洞窟,天长日久,就形成了后来的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

4、宝库之一。洞窟始凿于公元366年,后经历代增修,今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雕像2415尊,是我国现存石窟艺术宝库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座。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座“沙漠上的美术馆”不再只是中国的国宝,它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拥有的珍贵财富。 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窟形建制分为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多种形制;彩塑分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壁画类别分尊像画、经变画、故事画、佛教史迹画、建筑画、山水画、供养画、动物画、装饰画等不同内容,系统

5、反映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  莫高窟还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物宝库。在藏经洞中就曾出土了经卷、文书、织绣、画像等5万多件,涉及中国和中亚、南亚、欧洲等地的历史、地理、宗教、经济、政治、民族、军事、语言、文学、艺术、科技、风俗等几乎所有领域,被誉为“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莫高窟有这么高的艺术价值作者是站在什么角度进行赏析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那位同学给读一下文章的前两段?生:(读课文前两段)师:读音比较准确,普通话比较准.分析课文之前请同

6、学们先了解一下一个宗教小知识:(播放幻灯片)我国,道教和佛教是并行的两大宗教。他们之间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的不同特色。比如在丧葬礼仪上: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在他们羽化后,一般有两种葬法,一个是坐缸,就是将遗体封缸后入葬;另一种是棺葬,用棺材盛殓遗体。而佛教徒,他们的逝世叫做圆寂,其遗体是要经过火化的,其中有道高僧所遗存的骨骸被称为“舍利子”,一般是要建塔来封存的。但是在七十余年前,在祖国大西北的佛教胜地——甘肃敦煌,却有一个道士在死后被葬在佛徒使用的塔中。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他和佛教究竟有着怎样的渊源呢?请同学们读课文考

7、虑一下这个问题.生:(读课文)生:王道士当了莫高窟的家.生:王道士盗卖文物.…… ……师问:那么王道士又是何许人也?生:(学生开始读课下注释3)(播放幻灯片)王圆箓是湖北麻城人,他小的时候,因为家乡闹灾荒,不得不随家人远走他乡。曾西行流落于陕西、甘肃等地。后来他入了伍,在肃州(今酒泉)巡防营当了一名兵勇。退伍之后,他又重新回到那种居无定所的生活状态中了。当时的他是很想有一个正式的社会身份来维持自己的生存的,抛开当时民生凋敝的大环境不谈,仅就他个人条件来说,流离失所穷困潦倒又大字不识身无长物的他也实在是难以找到较好的安身立命的法子。于

8、是他选择了出家当道士。当地一名叫盛道的道长收他做了弟子,给他取了法名:法真。王圆箓选择出家这条路不是没有原因的。首先,王圆箓在出家前就有一定的宗教信仰。其次,当时的人们生活的越痛苦,他们的精神就越需要有一个慰藉来保证他们不至于崩溃。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