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14胡同文化(备课资料)

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14胡同文化(备课资料)

ID:29512548

大小:71.5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14胡同文化(备课资料)_第1页
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14胡同文化(备课资料)_第2页
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14胡同文化(备课资料)_第3页
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14胡同文化(备课资料)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14胡同文化(备课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备课资料一、课文补遗1.胡同取名、发展概况:胡同的数量元明清近现街巷4131170207732006104直接称胡同294599791316胡同取名:七事:柴棒胡同米市胡同油坊胡同盐店胡同酱坊胡同醋章胡同茶儿胡同五行:金果胡同木厂胡同水井胡同火井胡同土儿胡同五金:金丝胡同银丝胡同铜铁厂胡同铁门胡同锡拉胡同五色:红线胡同黄图岗胡同蓝靛厂胡同白纸坊胡同黑塔胡同五方:东明胡同西大胡同南板桥胡同北吉祥胡同中国强胡同胡同名称的变迁:屎壳郎胡同——时刻亮胡同狗尾巴胡同——高义伯胡同臭皮胡同——寿比胡同粪场胡同——奋章胡同闷葫芦罐胡同——蒙福禄馆胡同臭水河——受

2、水河裤子胡同——库资胡同牛蹄胡同——留题胡同打劫巷——大吉巷2.老北京的建筑经典——四合院聊北京少不了四合院,以前没觉着,到外地念书许多同学都很感兴趣地问我,才知道四合院也成了北京的一景了。北京的四合院,始于十二世纪,它符合封建社会宗法制度的要求,是北京城百年来的传统住宅形式。四合,是指东南西北的房子都有,布局严整,院落敞亮,使人有雅静舒服的感觉,而且长幼有序,各居其室,作息方便。从前,北京人住房讲究很多,俗话说:有钱不住东南房,冬不暖,夏不凉。都乐意住路北的房子,四角整齐的院子,不喜欢倒下台阶,说那是进门跳坑。北京人有四句话:宁住庙前,不住庙后,宁

3、住庙左,不住庙右。院子里不能种松柏树和杨树,因为那是阴宅种的树木,现在无所谓,随您便种。北京的四合院分大、中、小三种规格。大四合院:正房是前廊后厦,后边有罩房。东西厢房南边的花墙子中间有一座垂花门,门内是四扇木屏风,东西厢房都有抄手游廊,与垂花门相通。有的花墙子在垂花门两旁,镶上两三个漏窗。正房与厢房之间,有圆月亮门儿,可以从过道到后院去,有的有过厅,可以穿行。外院,东西各有一道花墙,中间是月亮门儿,四扇绿油漆的木屏风,红斗方字,东边的是“动壁图书”,西边的是“西园翰墨”。可以从这个门儿到跨院去。南房有穿山游廊,是以山墙开门,接起来的走廊。如此布局,

4、形成了东西南北互相连通的几个院落。北京最典型的大四合院是清朝的那王府(在金鱼胡同)和恭王府(什刹海西街)等几个,壮观气派,还带花园。中四合院,中四合院一般是正房五间或七间,屋里有木隔断或落地罩,有的正房和厢房带廊子。五间的是三间正房两间耳房,耳房是单开门,所谓“三正两耳”。七间的,在正房和耳房之间,有两个与正房相通的(在山墙开门)套间儿。东西厢房各三间,厢房和耳房之间,有个过道儿,可以通后院。东西厢房的南边,有一道院墙,把院子隔成里外院,都是砖地,雨过天晴的院子,不存水。院墙的正中间有一个月亮门儿,为了不让外院儿的人一眼就看见里院,就在月亮门儿的后边

5、,立一个砖砌的或木制的影壁。有的在院里摆几盆花,摆个大鱼缸,夏天支搭天棚,在院里乘凉。老北京人说:天棚、鱼缸、石榴树。这是四合院夏天的情景。外院,东西各有鹿顶一间或两间。鹿顶的房子比厢房稍小一些,用做厨房或是仆人们住。南房七间的格局,尽东头儿的一间是大门洞儿,大门西边的一间是门房儿,房门开在大门洞的西山墙。尽西头儿的一间做车房或是做旁门。全套房子,讲究的是磨砖对缝,黄松木架,风火双檐,屋里是方砖地,窗明几净。除鹿顶、耳房、车房外,都是上支下摘的窗户。所谓“上支、下摘”就是上边的那两扇糊着高丽纸的窗户,外边的一扇,可以用两根细铁棍儿支起来。夏天,里面的

6、那扇窗户,换上冷布用以通风。到了冬天,外边的那一扇就不支了,挡风避寒。下边的一扇窗户,是整扇儿的大玻璃。外边另有一扇护窗板,晚上把它挂上,早晨再摘下来。这种四合院解放后就分给几户人家住用,刚解放时北京大部分居民都住这种房子,现在北京人口逐年递增,大伙儿都兴高采烈地住楼房去了,这种房子是越来越少了……小四合院,这种四合院布局简单,一般是北房(也叫正房)三间,屋里有隔断,分成一明两暗或是两暗一明。东西厢房个两间,南房(也叫倒座)三间,都是卧砖到顶、起脊的瓦房。也有的小四合院是棋盘心的,或是仰瓦灰梗儿的。一家子两三辈儿人,住个小四合院,独门独院,非常合适。

7、家长住正房(上房、上屋),晚辈住厢房,南房作客厅后书房。院子里有砖铺的十字甬路,通到东西南北房塔理屋门,屋门前都有台阶儿。街门都是东南方,很少在正南方开门,因为庙门都是立在南方的正中,全是清水脊的门楼儿,两扇对着关的街门,各有一个小铁环儿,用它敲门使。这种明清时代的主要建筑在今天林立的高楼大厦中越来越少了,不过有一批已经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它们是:西城区西交民巷87号、北新华街112号、西城区西四北大街六条23号、西城区西四北三条11号、西城区西四北三条19号、西城区前公用胡同15号、东城区东四六条63~65号、东城区礼士胡同1

8、29号、东城区内务部街11号、东城区圆恩寺后街7号、东城区国祥胡同2号、东城区方家胡同15号、东城区府学胡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