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多层分类 杜诗六首复习教学策略 上教版

高考语文 多层分类 杜诗六首复习教学策略 上教版

ID:29514559

大小:63.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0

高考语文 多层分类 杜诗六首复习教学策略 上教版_第1页
高考语文 多层分类 杜诗六首复习教学策略 上教版_第2页
高考语文 多层分类 杜诗六首复习教学策略 上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 多层分类 杜诗六首复习教学策略 上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多层分类——杜诗六首复习教学策略沪教版中学语文课本中共选杜诗六首,分别是初中的《望岳》、《杜甫诗三首》(《登岳阳楼》、《登高》、《石壕吏》),高中的《月夜》、《登楼》。可以将这六首诗歌放在一起,通过不断地分类,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熟悉、认识诗歌、格律诗、杜诗、杜甫乃至唐王朝转折时期的社会现实。需要2-3课时。第一步,熟读六首诗歌。第二步,结合注解疏通诗句,了解基本内容。第三步,深入研讨。教师依次提出分类标准,请学生将六首诗歌分成两类。1.第一次分类:按照每句的字数分类。——五言:《望岳》、《月夜》、《石壕

2、吏》、《登岳阳楼》;七言:《登楼》、《登高》。2.第二次分类:按照古体、近体分类。——古体:《望岳》、《石壕吏》;近体:《登岳阳楼》、《登高》、《月夜》(蜂腰格)、《登楼》。——在分类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障碍,这恰恰是深入了解律诗特征的机会。通过问题的解决学生会明白律诗构成有六要素:整、俪、叶、韵、谐、度。整:每句字数要整齐。如五言、七言。俪:在诗中使用骈俪,即对仗。叶:指奇偶两句的平仄的依次序相对。韵:要押平声韵。谐:全篇字数是一定的。《望岳》看起来像律诗,但由于押的是仄声韵,不合格律,当属古体诗。《

3、月夜》属律诗中的蜂腰体。凡颔联不用对杖,却以十字(两句)叙一事,而意思与上两句相连贯的,叫做“蜂腰体”,或称“蜂腰格”。唐张九龄《望月怀远》,贾岛《下第》皆此体。3.第三次分类:按其所登高度来分类。——建筑物、高山等:《望岳》、《登岳阳楼》、《登高》、《登楼》;时代之巅:《月夜》、《石壕吏》。——通过此次分类,学生们会体会到杜诗的思想高度:杜甫在对待人民的态度上,达到了他以前的诗人所不曾达到的高度。这就使他的作品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形成杜甫诗歌的重要特色。4.第四次分类:按作品时空中的人、物等分类。——《

4、望岳》:时空中只有一座高山、一勃发的生命(诗人形象);没有明显的时间纵深,年轻的诗人没有过去,只有未来(会当……)。《登岳阳楼》、《登高》、《月夜》、《登楼》、《石壕吏》:除个人的老病之外,更多的是家人的离散、人民的灾难、社稷的安危等;有了明显的时间纵深和历史感。(1)学生可进一步认识杜诗逐渐深广的社会内容和诗人作为社会良知的高尚品格。在唐朝社会体系中,杜甫是个小人物,一生都在颠沛流离中,所任官职不仅短暂而且地位低微;但在人格上,杜甫又是个大人物,他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同情人民的遭遇,他很大气,很热烈

5、,自觉把国家、人民的安危、幸福放在自己孱弱的肩上。他的诗是滚烫的,读他的诗会让你的灵魂高贵。(2)请同学们梳理六首作品的写作时间、地点。诗歌写作时间写作地点《望岳》约736-741游齐赵时作《月夜》756长安《石壕吏》759华州《登楼》764成都《登高》767夔州《登岳阳楼》768岳州请同学们关注跟杜诗有关的几个重要的时间:杜甫(712-770);安史之乱(755-762);唐王朝(618-907),历史学家通常以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作为分界线,把唐代社会历史分为前后两大时

6、期。时代背景之一: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时代背景之二:从盛唐到中唐。按照这个思路,学生会比较感性地认识到杜诗确实可称作“诗史”,杜甫本人确是“诗圣”。(3)早期的诗歌中只有一个时空,未来是作为现在的延伸出现在诗中的。而后期的诗歌中,开始出现两个不同的时空。一是想象,或追忆,一是现实的困境。诗人身在现实,却神往古代(诸葛亮),想象异地(鄜洲月、戎马关山);沉湎于想象,却深陷现实困境(孤舟、老病、作客、潦倒、遥怜)。自我的分裂在后期的诗歌中非常明显,诗歌风格也因此由早期的雄健昂扬变得“沉郁顿挫”。5.第五次

7、分类:按抒情方式分类。——融情于景:《望岳》、《登岳阳楼》、《登高》、《月夜》、《登楼》;融情于事:《石壕吏》。“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让我们读出了一个年轻人的兴奋、夸张,对生活的热爱;读“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我们可以感受到动荡、分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形象地体现了新旧交替,历史潮流不可抗拒的规律;“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牵挂、体贴(湿、寒),贫贱夫妻的朴实情感尤为动人;“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锦江”句承接首句,写忧思,“玉垒”句承接次句,写多难。《石壕吏》

8、是一首杰出的叙事诗,它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寓褒贬于叙事之中。这首诗一百二十个字,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也无议论的话,但却通过叙事抒了情,表达了心中义愤。如“有吏夜捉人”一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如“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儿媳妇低声哭泣。“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