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点解 史地政)高考历史一轮 第11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教案

(名师点解 史地政)高考历史一轮 第11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教案

ID:29516328

大小:448.06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20

(名师点解 史地政)高考历史一轮 第11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教案_第1页
(名师点解 史地政)高考历史一轮 第11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教案_第2页
(名师点解 史地政)高考历史一轮 第11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教案_第3页
(名师点解 史地政)高考历史一轮 第11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教案_第4页
(名师点解 史地政)高考历史一轮 第11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名师点解 史地政)高考历史一轮 第11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1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考点清单] 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一、建国初期的外交1.外交政策和方针2.成就史论共识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走向国际舞台的外交实践。易混易错 “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指的是亚非国家历史上都曾遭到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以及团结反对殖民主义,谋求共同发展的愿望;“异”指的是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二、20世纪70年

2、代的外交1.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1971年第26届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决议,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史论共识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使我国打破了长期的外交僵局,开创了外交新局面。易混易错 1971年联合国驱逐台湾代表团,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应注意中国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因为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创始国之一。2.中美建交易混易错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是尼克松访华(1972年),但是中美建交谈判异常艰难,中美1979年1月正式建交标志着中美关系

3、最终实现正常化。3.中日建交:1972年9月,日本内阁大臣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了《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4.建交高潮:中美关系的缓和与中日建交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许多西方国家纷纷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整体把握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1.经济上: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整体把握新时期的外交2.政治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易混易错 虽然中国一直奉行不结盟原则,支持不结盟运动,但是,中国一直不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史论共识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科学判断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基本依据,不结盟是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

4、具体表现。基准考点一 建国初期的外交主题一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史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有国际持久和平和各国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信息解读] 史料反映了新中国人民政府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主题二 表解建国初期三大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新中国始终奉行的外交方针,具体表现为以下三大政策:外交政策解决的问题内容影响“另起炉灶”如何对待国民党政府的外交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各国另建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使中国改变了过去半殖民地的地

5、位,在国际交往中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如何对待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有利于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奠定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一边倒”如何对待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使我国在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主题三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一边倒”方针的原因(1)当时世界是两极格局。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2)美国仇视新中国;苏联支持中国且两国社会制度相同。(

6、3)新中国为维护自身国家利益,打破孤立,争取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主题四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五项内容之间的关系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处理各国政治关系的基本准则。②平等互利是各国经济、贸易关系的基本出发点,同时也是国家间处理相互关系的政治基础。③和平共处是目标,前四项原则是实现和平共处的根本基础和前提条件,只有遵循前四项原则,才能实现和平共处。(2)特点①包容性: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

7、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②开放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③创新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政治基础,它的提出和运用,被誉为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主题五 关于“求同存异”方针的理解(1)同:遭遇相同,都曾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2)异: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基准考点二 70年代以来的中国外交主题一 重返联合国中国能够重返联合国是多种因素促成的主题二 中美关系正常化(1)中美关系的

8、进程史料 一次外交,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