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那些最常用又容易出错的墙板柱设计规范

细数那些最常用又容易出错的墙板柱设计规范

ID:29516541

大小:16.8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0

细数那些最常用又容易出错的墙板柱设计规范_第1页
细数那些最常用又容易出错的墙板柱设计规范_第2页
细数那些最常用又容易出错的墙板柱设计规范_第3页
细数那些最常用又容易出错的墙板柱设计规范_第4页
细数那些最常用又容易出错的墙板柱设计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细数那些最常用又容易出错的墙板柱设计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近年来,社区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社区建设的试验和探索在全国开展起来,初步形成了上海模式、沈阳模式、江汉模式和青岛模式细数那些最常用又容易出错的墙板柱设计规范  一般部位墙厚度,一二级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三四级不应小于14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5。  无端柱或翼墙时,一二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三四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  一二级不应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  三四级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

2、长度的1/20。无端柱或翼墙时,一二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2;  三四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  一级时9度不宜大于,7、8度时不宜大于;二三级时不宜大于。  一二三级抗震墙的竖向、水平分布筋最小配筋率均不应小于%,四级抗震墙分布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落地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竖向和水平分布筋配筋率不应小于%。  1》剪力墙的竖向和水平分布筋间距:不宜大于300mm,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落地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竖向和水平分布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目前,土建、装潢和改造工

3、程接近尾声,设备政府采购基本到位,人员招录工作方案已上报,整个工作紧张、有序、高质地往前推进。近年来,社区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社区建设的试验和探索在全国开展起来,初步形成了上海模式、沈阳模式、江汉模式和青岛模式  2》分布筋直径:不宜大于墙厚的1/10,且不应小于8mm,竖向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拉筋间距不宜大于600mm,直径不应小于6mm。  4边缘构件: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  对于剪力墙结构,底部楼层墙肢截面的轴压比,一级大于、一级大于、二三级大于时需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小于以上情况均设构造

4、边缘构件。  截面尺寸按照《高规》图确定,注意不要按照《抗规》确定截面尺寸,因为《抗规》中构造约束边缘构件的长度比《高规》短;  纵向钢筋配筋率及箍筋直径和间距均按《抗规》表取用即可,构造边缘构件箍筋无体积配箍率要求。  约束构件根据轴压比和所在墙体的类型及长度确定约束边缘构件长度,在结合规范中的图示来确定最终的约束边缘构件截面尺寸;  纵筋配筋量直接PKPM计算结果配筋,最小配筋量结合《抗规》表确定;  箍筋结合《抗规》表中,有轴压比查配箍率特征值,进而得出体积配箍率最小值;箍筋间距也查该表。  注意:  剪力

5、墙墙肢长度不大于墙厚4倍时,应按柱的有关要求进行设计;目前,土建、装潢和改造工程接近尾声,设备政府采购基本到位,人员招录工作方案已上报,整个工作紧张、有序、高质地往前推进。近年来,社区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社区建设的试验和探索在全国开展起来,初步形成了上海模式、沈阳模式、江汉模式和青岛模式  介于4~8之间时,为短支剪力墙;大于8时为一般剪力墙。  跨高比小于5为连梁,不小于5为框梁。  只要一端与剪力墙在同平面内连接即认定为连梁,按连梁构造配筋,箍筋一律加密,上下纵筋配筋梁一样。  当跨高比小于时,应加

6、配斜向交叉钢筋。其构造要求及计算方法详《混凝土》~。  底部加强区范围剪力墙结构从地下室顶板算起,范围可取底部两层和总高1/10二者的较大者;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范围从地下室算起,取至转换层以上2层,且不应小于房屋高度的1/10。  墙肢与平面外的梁刚接可沿楼面梁轴线方向设置于梁相连的剪力墙、扶壁柱活在墙内设暗柱。设墙时,墙厚不宜小于梁宽;  设扶壁柱时,截面不应小于梁宽;墙内设暗柱时,截面高度可取墙厚,宽度可取梁宽加2倍墙厚。  暗柱或扶壁柱箍筋直径,一二三级不应小于8mm,四级及非抗震时不应小于纵筋直

7、径的1/4;箍筋间距,一二三级不应大于150mm,四级及非抗震时不应大于200mm。  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00mm,圆柱不宜小于350mm;目前,土建、装潢和改造工程接近尾声,设备政府采购基本到位,人员招录工作方案已上报,整个工作紧张、有序、高质地往前推进。近年来,社区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社区建设的试验和探索在全国开展起来,初步形成了上海模式、沈阳模式、江汉模式和青岛模式  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00mm,圆柱不宜小于450mm;长宽比不宜大于3。  比宜大于2。  按《抗规》表取用,

8、注意看表下注释;【轴压力设计值除以柱截面积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乘积的比值。】  单侧配筋率不应小于%;  一级框架剪跨比不大于2时,单侧配筋率不应大于%,框架柱和框支柱的全截面配筋率最小按《抗规》表取值,框架柱最大配筋率不应大于5%;  另外,建造于Ⅳ类场地的较高建筑最小总配筋率增加%;【注意:模型计算值未考虑全截面配筋率是否满足该表中数值,故需要自行核对总最小配筋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