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满井游记》课堂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满井游记》课堂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版

ID:29526417

大小:61.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0

八年级语文下册 《满井游记》课堂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满井游记》课堂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满井游记》课堂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 《满井游记》课堂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满井游记》课堂教学案例【教材分析】《满井游记》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本中第六单元的第四课,本文写出了一个南方人眼中的“北国早春”气象,既能传山水景物之神,又处处洋溢着作者悠然神往的情感。可以说是记游小品的典范。本文文字清新自然,描写生动细腻,尤其是独特的比喻、拟人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形象有韵味,为文章增添了许多诗情画意。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文中春色之美呢?根据以上特点,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重点及难点。【学生分析】这是一个以写景记游为主的古代散文单元,经过前三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能把握这种游记的特点。根据要求

2、,通过这些文章要学习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并学习文章的写景方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3学习细致的观察生活,准确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4)重视诵读,力求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体味作者个性化的写景抒情技巧,增强自身写作能力。【过程与方法】要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同伴互助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是问题的发现者、思考者、探索者,在合作交流中共同成长。【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钟情于山水的情感,体会作者通过景物描写对春回大地的喜悦之情,培养学生

3、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1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感受作者钟情于山水的情感。2体会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独特的文风。【教法与学法】由于这是一篇自读篇目,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1)诵读教学法,使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体会语感,把握作品的艺术风格,通过听朗读,让学生自己想象文章画面,感受文章意境,力求突破教学重点;(2分组讨论法,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堂讨论,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在学法上,力求让学生掌握通过画面想象,再现艺术形象,学习赏析写景文章的方法,培养其自学能力

4、。【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小黑板、朗读带【过程描述】一、新课导入:师: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古代文人喜欢寄情于山水。我们曾学过哪些古代文人的作品呢?(生纷纷举例作者及作品)师:今天,我们将来认识一位明代的大文学家袁宏道,看他又是寄寓山水怎样的情感?(引出课题)1课前热身(检查预习,出示小黑板)燕(yān)地寒飞沙走(砾)lì辄(zhé)返廿(niàn)二日倩(qiàn)女(髻)jì鬟(huán)乍(zà)明脱笼之鹄(hu)出于(匣)xiá始掠(lüè)浅鬣(liè)泉而(茗)mín者罍(léi)而歌

5、者红装而蹇(jiǎn)者曝(pù)沙之鸟(呷)xiā浪之鳞2、填空:《满井游记》是一篇清新的(写景小品)作者(袁宏道)字,中朗,号,石公,明(公安)现在的湖北省人,文学家。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可对作者袁宏道作一些补充介绍。袁宏道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亡。作过吴县知县,顺天教授等官袁氏兄弟三人(兄宗道,弟中道)都以文学见长。当时称为“三袁”,宏道成就最高。主张文学“独著性灵,不拘俗套”,是当时反对文学上复古派的重要人物之一。有《袁中朗全集》。二、合作探究:(一)朗读课文、疏通大意,感知课文。方法:读读——议

6、议。1、教师范读课文二遍。(学生所读另一遍要正字,听读第二遍要揣摩句意。)2、指一名学生领读课文第一段,然后大家再结合课文注释读课文,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疏通大意,选取代表发言。教师提示:“余”、“剩余”。“砾”小石块、碎石。3、全班齐读第一段,讨论归纳段意。第一段写冬天局促一室之内。寂寞难耐的心境。4、指一名学生领读课文的第二段。(句指一名朗读好的同学进行领读)注意体会作者返回自然的愉快之情。5、学生结合注释自读,在此基础上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疏通大意,这段难度较大,教师应巡回解疑,之后选代表发言。教师提

7、示:“偕”,一同。“高柳大堤”,高大的柳树成排分立在堤的两旁。“冰皮始解”,河上的冰冻开始溶化。“拭”,擦,“晶昌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亮晶晶的,好像刚打开镜子,冷光突然从小镜匣子里闪射出来一样。6、学生齐读第二段,讨论归纳段意。第二段写满井春色,表害作者回归自然的愉快心情。(二)分析课文(体会作者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方法:讨论法1老师出示教学目标:(1)文章记叙何时的景色?请找出你判断的依据。(2)重点讨论第2自然段分析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怎么描写的?其顺序是怎么样的?(3)找出直接抒写作者心情

8、的语句有哪些?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2指一名学生领读课文。(句指一名朗读好的同学进行领读)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围绕以上几个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应巡回指导解疑,之后选代表发言。4教师可引导学生讲解补充。(三)品读课文(品味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妙处,品味作者个性化的语言)方法:朗读品味师:美文需要用心感受,请同学们自主品读课文第2段中你喜欢的语句,可从景物特征或作者情感等角度品析,并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