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知识要点

《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知识要点

ID:29530415

大小:3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0

《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知识要点_第1页
《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知识要点_第2页
《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知识要点_第3页
《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知识要点_第4页
资源描述:

《《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知识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知识要点1.作者简介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等校教授和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等职。1952年后一直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著有《中国哲学史》、《三松堂学术文集》等。2.蔡元培简介蔡元培(1868-1940),我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为发展中国教育文化事业功绩卓著。毛泽东称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是20世纪中国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创造者。他的主要教育思想为:建立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

2、为急务,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以世界观教育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要进行体、智、德、美四育和谐发展的教育体系。2.课文分析当今天的教育正成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中的痛时,再一次缅怀渐行渐远的蔡元培先生显得多么的重要。冯友兰先生以哲学的方式走近了蔡元培,提炼出蔡先生崇高人格的整体特征:“极高明而道中庸”。最可贵处更在于作者没有因为人物精神的抽象而流于平板,而是以平白朴素的语言叙事议论,于平凡处见人物的境界,而这种精神境界正是蔡先生成为“近代最伟大的教育家”的原因。结构分析: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蔡先生是中国近代的最大教育家。第二部分(2——9):通过作者与蔡元培的四次接

3、触,反映蔡先生的教育的一大端:春风化雨。第一次接触是写与校长的一面之交,作者先勾勒了校长的蔼然仁者,慈祥诚恳。第二次是“我”去找校长开证明。先写入门前的景象:两道门虚掩,门前空无一人,让我们对主人的亲切感变得实在而深切,也自然引出了“我”对校长的感受:一介寒儒,书生本色;超乎事务,萧然物外。第三、第四次接触,则是写蔡先生和留学生在一起的情景。依然是一介寒儒,书生本色,依然是没有随从,但学生的热情与尊重却没有因为先生的不摆校长架子而减弱。而一个中年教育工作者的话,一个座无虚席的场面描写,一个不约而同的动作描写,一段“我只要你那个手指头”的精彩演讲,将蔡先生蔼然仁者的风度演绎至极致。这一部分

4、的笔力集中到蔡元培日常的言谈举止,从生活的层面落实蔡先生“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境界。第三部分(10——22):主要分析蔡先生如何把北大从一个官僚养成所变成名副其实的最高学府,把死气沉沉的北大变成一个生动活泼的战斗堡垒的,以及兼容并包的任用与意义。对此,作者展开了三方面的描述。一是改变北大校风,提倡为学术而学术。二是实行兼容并包,具体表现在能者为师,不论资排辈。三是亲历亲为,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第四部分(23):作结:蔡先生的教育有两大端——“春风化雨”和“兼容并包”。第五部分(24):与开头相呼应。作者进一步肯定“蔡先生是中国近代的最大教育家”的论断。问题探讨:作者为什么说蔡元

5、培先生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教育家”?文章通过哪些事例来展示蔡先生作为教育家的风采的?挑选印象最深的描述来把握人物形象。人格之大:第一印象:初识即感受蔡先生的“蔼然仁者,慈祥诚恳”的气象。第二印象:作者为办证明求见蔡先生。感受到先生的超乎事务、萧然物外的气象。第三印象:作者作为接待委员会成员在纽约接待蔡先生,再现先生的书生本色。第四印象:蔡先生为留学的北大学生演讲,极写先生的慈祥诚恳的气象和风趣的语言格调。(第三、第四印象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中年教育工作者的一句话,北大学生的一个整齐动作都是侧面描写。)事业之大:改变校风:提倡为学术而学术。以能者为师:不论派别,不分老幼。领导新文化运

6、动:突出主流方向。3.写作特色本文虽是一篇记人散文,却也体现了冯友兰作为哲学家在行文结构上的严谨与层次上的井然,展示了高度的概括能力。整篇文章紧紧围绕“极高明而道中庸”这样一个精神境界展开描写,总结出春风化雨与兼容并包两方面,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事业中,作者笔下的蔡元培先生始终如一。在具体的行文描述中,作者又没有因为精神的抽象而流于平板,用自己所见所闻娓娓道来,使人物既可敬又可亲,仿佛身临其境,如沐春风的感觉也油然而生。三、难点知识剖析(一)分析《想北平》一文的结构安排。本文是一篇散文,作者要在短短的篇幅当中表现出北平,表现出自己对北平的情感实属不易,“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写

7、什么呢?如果只是简单罗列平铺直叙,就会流于解说式的风光指南,而“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又难免挂一漏万。因此,老舍决定以看待母亲一样的眼光来写“我的北平”,他抛弃了一切美好华丽的字眼,用极平素的语言,用最能引起共鸣的方式,通过与巴黎等城市的比较,来描绘自己心中的北平城,传达了自己与北平“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情感:“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二)老舍对北平的了解是十分深刻的。分析第4.5自然段内容,看作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