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同步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同步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ID:29538152

大小:65.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同步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同步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同步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同步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同步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学习目标]: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包括“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以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在内的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2.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3.知道科技进步对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所能产生的影响,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国自主创新的科技要领先世界的价值观念。4.体会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热情和艰苦创业、自主创新的精神。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1、决策:发展原子弹_,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_,即“两弹一星”。2、目的:打破

2、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_的垄断。3、成就:(1)“两弹一星”含义:原子弹_,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A.原子弹: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导弹:1964_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C.人造地球卫星:1970_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2)载人航天技术A.决策:1992年,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研制计划;B.成就:2003年10月15日,载着杨利伟的“神州”号飞船成功返回地面;C.影响: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1、成就:(

3、1)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二号;(2)2001年,袁隆平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意义:(1)袁隆平是在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2)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3)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_问题。三、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1、计算机技术(1)成就: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银河一号”。此后,越来越先进的高性能_计算机先后问世。(2)地位:中国的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前列。(3)意义:加速了国家信息

4、化发展。2、生物技术(1)成就:_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世界上第一个)20世纪末,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意义: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作出了贡献。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本课学习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双百”方针提出的时代“双百”方针的提出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具有必要性。1.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和两千年前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比较。2.

5、通过学习,学会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问题探究文化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春天的信息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内容“双百”方针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基本性、长期性的方针,对发展我国经济和科学文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历史比较春天的硕果“双百”方针的贯彻:生物学领域的学派之争、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情景再现影视赏析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勤于思考、独立思考的意识和素质。[知识梳理]:1.“双百”方针的产生1)背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2)内容: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

6、,正是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百花齐放”是指艺术问题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在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3)成果:①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2.曲折发展原因:政治运动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问题,甚至甚至上升为阶级斗争问题,不同的学术观点,被看作是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表现:一些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如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艾青的寓言诗《蝉的歌》,昆曲《李

7、慧娘》和电影《北国江南》《早春二月》等,都受到了政治批判。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了伤害,文艺界“百花凋零”。3.文艺的春天原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了极“左”路线;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双百”方针得以恢复。20世纪80年代初,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五讲”“四美”为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开展起来。新发展:文艺重新繁荣,“反思文学”、“伤痕文学”等文艺流派交相引领风潮,小说、影视、诗歌、戏剧等争奇斗艳。学术、科学领域不断创新与发展。第21课

8、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一、人民教育的奠基1、拉开序幕: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_会议(1)内容:决定建立人民事业;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_服务,学校要向工农开门。(2)意义: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新中国的人民教育。2、制定方针(1)确定了新中国的教育方针;(2)建立起全日制和、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3、取得的成就(1)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_国民学校教育__;(2)培养了大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