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2.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 2.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ID:29539147

大小:67.5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政治 2.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高中政治 2.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高中政治 2.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高中政治 2.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高中政治 2.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2.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课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导学案【课前延伸学案】【学习目标】 1、识记并理解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真理和谬误2、识记并理解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上升性,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3、识记并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一、真理是客观的1、真理的含义: 2、真理的基本属性:3、真理具有唯一性:4、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提醒: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一是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二是真理的检验标准也是客观的。)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的条件性(为什么)  2、真理的具体性(为什么)    3、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

2、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要正确对待错误。(提醒: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是承认错误,不回避错误,客观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到解决错误的办法,总结教训,不犯同样的错误。)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认识的反复性(1)含义: (2)原因:①从认识的主体看:  ②从认识的客体看: 2、认识的无限性 (1)含义:(2)原因:  3、认识的上升性: (1)含义:  (2)表现: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实践中不断地       自身。  4、认识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的要求(方法论意义):  【知识体系】   【补充理解】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

3、)原理: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2)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还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 (1)原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

4、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方法论:①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如果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②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3、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1)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

5、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方法论: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4.正确理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任何主观标准都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个人的认识、权威的观点、多数人的意见不能用来检验认识;同样,被实践证明其科学性的理论,也不能成为检验认

6、识真理性的标准。科学理论是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因而它可以指导人们的实践获得成功,但人们的实践活动是否获得成功,不能靠理论本身来检验,而要靠实践活动的结果来检验。(2)客观事物也不能回答认识的正确与否。只有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结起来加以对照。指导实践获得成功的认识,是正确认识,是真理性认识;否则是错误认识,是需要修正的认识。5.误区提示:(1)“有用的”就是“真理”。提示:真理能够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因而是有用的;每个人的有用的标准是不相同的,“‘有用的’就是‘真理’”是以主观需要作为衡量真理的标准,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2)多

7、数人公认的就是真理。提示:一种思想是否是真理,取决于它同客观事物是否相符,而不取决于是否被社会公认。尽管真理迟早会被社会公认,但被社会公认的思想不一定就是真理。因此,上述观点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3)人们只有在失败后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提示:认识来源于实践,不一定要经历失败;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就可以少走弯路。(4)马克思主义是终极真理。提示: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也是如此,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完善和发展。6.理解真理的客观性(1)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

8、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一种认识符合客观对象就是真理,否则就是谬误。(2)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就是客观性。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只能看它是否与客观实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