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郭沫若诗两首同步练习 新课标 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郭沫若诗两首同步练习 新课标 人教版

ID:29546883

大小:60.5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0

七年级语文郭沫若诗两首同步练习 新课标 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郭沫若诗两首同步练习 新课标 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郭沫若诗两首同步练习 新课标 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郭沫若诗两首同步练习 新课标 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郭沫若诗两首同步练习 新课标 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郭沫若诗两首同步练习 新课标 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郭沫若诗两首同步练习第一部分: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4分)⑴我想那缥缈的空中:⑵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⑶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⑷定然在天街闲游:2.《天上的街市》选自            ,作者     原名      ,四川乐山人。(3分)3.《静夜》中体现夜色朦胧的词是(  )(3分)A、淡淡  B、笼罩  C、团团  D、漏出4.《天上的街市》一诗表现主题的方法是(  )(4分)A、对现实生活的高度评价B、运用民间故事曲折反映现实生活C、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运用民间故事作素材进行丰富想象D、用象征手法5.《静夜》中直接触发诗人想象鲛人对月流珠的事物是(  

2、)(3分)A、月光  B、白云  C、天河  D、海雾6.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3分)A、你看,/那浅浅的/天河B、定然/是/不甚/宽广C、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D、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7.将“言谈”“德行”“美貌”三个词语分别填入下诗括号中:(3分)德国近代文化巨匠歌德写下这样的诗歌:少年,我爱你的(    )壮年,我爱你的(    )老年,我爱你的(    )形象地写出了人生成长的经历:由外表到内心的成熟与完美。8.按要求补写:(4分)一位的同学说:“我们不爱写作文,这和作文题目陈旧有很大关系。一些题目,( A ),真怕到了大学,还要写。难怪有的同学说

3、,我们老师像祥林嫂一样,就会讲阿毛的故事。其实,作文题目本身并不错,( B )。”在A处补写一组语句:在B处补写运用比喻和反问手法的语句:第二部分:阅读分析(一)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你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9、对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人改变了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命运,是为了表达自己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理想。

4、B、四个“定然”,以绝对肯定的语气表达了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与坚定信念。C、由“流星”想到“灯笼”是联想。D、“天上的明星现了”中的“现”字暗示了黑夜的降临。10、诗人用“朵”来修饰流星,其用意是(  )(3分)A、“朵”常用花的量词,这里是暗把流星比作花朵,用了比喻的手法。B、“朵”作流星的量词,不同一般,引发人们思考。C、“朵”使流星给人留下美的回味,让读者越发觉得天上的街市神奇美妙,无限向往。D、“朵”增添了流星灿烂的光芒,使人们眼前不禁一亮。11、“不信”后面的逗号如果去掉,句意会起什么变化?(4分)12、“灯笼”换成“花篮”为什么不行?(4分)13、“街灯明了”

5、和“天上的明星”两句中“明”的词性依次是    和    。(2分)14、第二节诗中能概括天上总貌的一个词是        。(3分)15、诗中写实的作用是什么?诗人为什么要想象天上街市的美丽?(4分)16、第一节中的“明”和“现”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4分)17、对这首诗的主题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通过描绘天上街市的美好生活,表达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激发人们为实现理想而奋斗。B、通过描绘天上街市的美好生活,表达作者热爱生活的感情。C、通过描绘天上街市的美好生活,表达作者对自由幸福生活的追求精神。D、通过描绘天上街市的美好生活,表达作者

6、郁闷的感情。(二)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革命征途千万里,他大步向前不停息……”我们对着大地喊:周总理--大地轰鸣:“他刚离去,他刚离去,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我们对着森林喊:周总理--松涛阵阵:“他刚离去,他刚离去,宿营地上篝火红呵,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我们对着大海喊:周总理--海浪声声:“他刚离去,他刚离去,你不见海防战士的身上,他亲手给披的大衣……”我们找遍整个世界,呵,总理,你要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辽阔大地,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18、选文前四节之间的关系是。(3分)19、诗的前四节通过热切呼

7、唤和     、     、     、     的回音,逐渐展现周总理与人民心连心的动人情景,表现了亿万人民无限怀念周总理的深情。(4分)20、本诗把怀念周总理和追述周总理一生的不朽业绩巧妙地结合起来,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想想看,上面节选的几节诗中,哪些是虚写?哪些是实写?各有什么作用?(4分)21、诗的第五节和前四节是什么关系?(4分)22、拟人是本诗的主要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有哪些?(4分)23、理解全诗的意境:(4分)询问--(    )--寻找--(    )构成生动感人的意境。(三)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