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亡人逸事同步练习 苏教版 必修2

高中语文亡人逸事同步练习 苏教版 必修2

ID:29555767

大小:60.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1

高中语文亡人逸事同步练习 苏教版 必修2_第1页
高中语文亡人逸事同步练习 苏教版 必修2_第2页
高中语文亡人逸事同步练习 苏教版 必修2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亡人逸事同步练习 苏教版 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亡人逸事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尺牍(dú)付梓(zǐ)朱拓(tà)闻名遐迩(ěr)B.机杼(zhù)田畴(choǔ)休憩(qì)戛然而止(ɡá)C.粜米(tiào)疏浚(jùn)伛偻(lǚ)游目骋怀(chěn)D.缫丝(chāo)瞑目(mínɡ)蚊蚋(ruì)摇曳不定(yè)答案:A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豁然开朗浅尝则止娇惯蹩进B.涣发青春磨炼意志悖谬膏腴C.花枝召展殒身不恤攀附端倪D.积毁销骨饱经忧患冠冕词藻答案:D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你家二姑娘怎样?不愿意

2、寻吧?”“怎么不愿意。你们就去给说说吧,我也打听打听。”她父亲回答得很爽快。B.这次作文特别强调文面整洁、字迹工整,不少于800字(一律用方格纸誊清)。C.麦收以后,这块地是种玉米呢?还是种红薯呢?大伙议论纷纷,拿不定主意。D.参加国庆献礼的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将在各大城市放映。答案:A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九歌》自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诗人们,许多为人______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启发。(2)这个预言也不就此结束,这只乌鸦借来的羽毛全给人家拔去,现了______,老羞

3、成怒,提议索性大家把自己天生的羽毛也拔个干净……(3)“乡下佬”是不是只配剃光头,以及什么样的人才配剃平头,这问题是够______的,我答不上来。(4)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误解,______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A.传诵原型深刻以致B.传颂原型深奥以至C.传诵原形深奥以致D.传颂原形深刻以至答案:C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他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喜欢他们。一家三口相濡以沫,美满幸福。B.文章生动地描写了麻雀的外形、神态和动作,倾注了强烈的爱憎情感,读来楚楚动人。C.一些不法商贩在早已过期食品的包装上略微改头

4、换面,又拿出来出售,必须狠狠打击这种不法行为。D.恐怖分子滥杀无辜、危害平民,真是罪不容诛,正义的力量决不会让他们逍遥法外。答案:D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游戏中的暴力现象是一种比色情和电视暴力更具危害的社会问题,它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对自身及他人的伤害,它助长了青少年的暴力倾向和反社会人格。B.对征税机制完善的国度,是没有特殊身份可言的,即便你是炙手可热的权贵,只要你有偷税嫌疑,照样查你没商量。C.由于各地、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菜篮子”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实现了“菜篮子”产品由长期短缺、品种单调到品种丰富多样、供求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转折。

5、D.如果美国政府不履行它在中美贸易协定,多种纤维品协定和纺织品协议中所应承担的义务,那么,任何人也难以预料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会不会出现逆转。答案:D二、阅读(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7.“残灯”“暗风”“寒窗”,在诗人看来,周围的景物为什么如此阴沉昏暗?答案:元稹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现在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以这种悲凉的心境观景,一切景物也都变得阴沉昏暗了。8.“垂死病中惊坐起”是传神之笔,请分析这一细节描

6、写的表达效果。答案:“惊”,写出了“情”——当时震惊的感情;“坐起”这一动作,则写出了“状”——当时震惊的模样。再加上“垂死病中”,进一步加强了感情的深度,使诗句也更加传神。可见元、白二人友谊之深。(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父子之间的怯意我怕我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的一声……有时却是另一副样子,比如去下地,他在前边也不回头地说:“唱一个我听听。”我在后边就模仿着戏台上的花脸呜呜哇哇地唱起来。他说:“瞎胡唱,别唱了。”我说:“你唱一个。”他唱起来:“我不该,咳咳咳咳,老王爷,

7、咳咳咳咳……”也是随唱随编,瞎胡唱,越唱越带劲儿。我家有个大宜兴壶,下地回来,泡上壶茶,父亲喝得高兴了,还逼着我们喝。说“逼”,是因为我们喜欢喝凉水,不喜欢喝茶。“过来,喝!多清香,又解暑,你喝不喝?想挨揍啊!”我们俩常常一起去看庙。“看庙”二字,说句文词,是父亲“杜撰”的。看庙就是去看庙里的壁画,是让我开阔眼界,是培养我画画的一种方式,这很像现在的参观美术展览馆或画廊。我父亲本是老农民,竟与文人想到了一起。吃过早饭,父亲将粪筐往肩上一背,抄起粪叉说;“走,看庙去。”母亲说:“今儿不拉土了?”父亲说:“回来再说。”我们就在这“回来再说”的空当里看了许多庙。庙有

8、大有小,有远有近。近则三五里,远则十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