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多久签

劳动合同多久签

ID:29555971

大小:16.6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1

劳动合同多久签_第1页
劳动合同多久签_第2页
劳动合同多久签_第3页
资源描述:

《劳动合同多久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XX年的机关后勤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区有关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劳动合同多久签  篇一:1年劳动合同可以签定多久的试用期  1年劳动合同可以签定多久的试用期  -答案是2个月试用期  劳动合同期限在三个月以上的,可以约定试用期。也就是说,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能够约定试用期的最低起点是三个月。  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篇二:关于劳动合同签订年限的分析  关于劳动合同签订

2、年限的分析  篇三:企业招用新员工,应该在什么时候与其签订劳动合同  企业招用新员工,应该在什么时候与其签订劳动合同  XX-4-2300:43阅读  (60)  引言——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按照“三个贴近”的要求,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深入开展“平安区”、“充分就业区”创建活动,着力提高市民素质,弘扬城市文明精神,为实现全区城市统筹XX年的机关后勤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区有关会议精

3、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法条含义很简单——“新员工入职后一个月内的任何一天,企业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即符合法律要求”。基于此理解,08年以来很多企业都习惯了在新员工入职后的第25天-30天之间签订劳动合同。这种做法,难道真的没有任何法律风险吗?  案例——  XX年10月期间,小张到大陆A公司应聘。最后一次面试中,双方口头确认小张的劳动合同期限为4年,试用期为3个月。11月1日,小张入职A公司,公司领导口头再次强调小张的试用期为3个月,并称11月底将签订书面劳动合同。11月19日,公司书面通知小张:“因你试用期间工作出现差错,表现欠佳,不符合录用条件,现公司决定与你解除劳动关系,即日生效” 

4、 几天后,小张申请劳动仲裁,主张其本人不存在试用期,入职后即为正式员工,A公司以“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雇本人属于违法解除,A公司应支付违法解除的赔偿金。分析——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是企业解除试用期新员工的劳动关系的理由之一。实际操作中,此条款要求企业必须举证证明:1、把《解除通知》有效送达给员工;2、送达时员工仍处于试用期内;3、新员工不合格、不符合录用条件。按照“三个贴近”的要求,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深入开展“平安区”、“充分就业区”创建活动,着力提高市民素质,弘扬城市文明精神,为实现全区城市统筹XX年的机关后勤工作在区委、区

5、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区有关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上述案例,如果小张否认口头协议,那么A公司如何证明小张的试用期为3个月;如果小张承认口头协议,那么口头约定试用期3个月是否合法?  《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企业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等其他事项。”第十九条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由此可知,企业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也可以不约定试用期;但是,如果约定试用期的,那么试用期必须包含在劳动合同期内。而根据法律规定,劳

6、动合同必须是书面形式的,不存在口头劳动合同,所以劳动合同期限必须体现在书面的劳动合同中,即试用期也必须体现在书面的劳动合同中,否则试用期不成立或者是无效。  综上,不管小张承认口头协议与否,该试用期都是不成立或者是无效的!  建议——  从预防法律风险的角度出发,在新员工入职当天,就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总之,越早签订,风险越低;反之风险越大!            按照“三个贴近”的要求,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深入开展“平安区”、“充分就业区”创建活动,着力提高市民素质,弘扬城市文明精神,为实现全区城市统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