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六章综合练习 人教版

高中语文第六章综合练习 人教版

ID:29556820

大小:73.0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1

高中语文第六章综合练习 人教版_第1页
高中语文第六章综合练习 人教版_第2页
高中语文第六章综合练习 人教版_第3页
高中语文第六章综合练习 人教版_第4页
高中语文第六章综合练习 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六章综合练习 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第六章综合练习一、(2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的字,读音有错的一组是()A.弹劾(hé)熟稔(rěn)赝品(yìnɡ)镌刻(juān)B.罹难(lí)菜畦(qí)狡黠(xiá)贮存(zhù)C.痉挛(jìnɡ)翌日(yì)采撷(xié)擢升(zhuó)D.肄业(yì)罅隙(xià)蜷曲(quán)戏谑(xuè)解析:A.赝(yàn)品答案:A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各不相同的一组是()A.欲辟土地放辟邪侈连辟公府不就B.莫之能御孰能御之策而御宇内C.不若与众弗若之矣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D.何爱一牛不爱尺璧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解析:A.辟:开辟、邪僻、征召。

2、B.抵御、统治、抵御。C.如、如、如此。D.均为“吝惜”。答案:A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于我心有戚戚焉  戚戚:忧愁的样子。B.则齐国其庶几乎  庶几:差不多。C.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国中:国家内。D.引领而望之  引领:伸长脖子。解析:C.国中:国都内。答案:C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诸:兼词,相当于“之乎”。B.则盍反其本矣盍:兼词,相当于“何不”。C.无他,但手熟尔但:转折连词,相当于“但是”。D.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就:动词,接近,走近。解析:C.副词,相当于“只是”。答案:C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

3、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C.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D.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解析:A.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不译出;第二个“之”是结构助词,用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B.前一个“老”是动词,“赡养”的意思;第二个“老”是名词,相当于“老人”。C.第一个“乐”是动词,“欣赏音乐”的意思;第二个“乐”是“快乐”的意思。D.两个“然”字都作了形容词的词尾,相当于“……的样子”。答案:D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A.皆欲赴愬于王  愬:通“诉”,告诉。B.俯不足以畜妻子  俯:通“府”,

4、家中。C.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卒:通“猝”,突然。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色彩驳杂的。解析:B.无此通假现象。答案:B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旧社会,一见到那些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人们的脑海里无不感到疾首蹙。B.无论是学习什么专业知识或从事什么工作,都要经过艰苦锻炼,不怕一暴十寒,勇于克服一切困难。C.有些地方为了发展经济,不惜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开发产业,这不仅是缘木求鱼,而且会自食恶果。D.这个村的村干部由于没有真正树立与民同乐的思想观念,所以走上了脱离群众的道路。解析:A.“脑海里”赘余。B.“一暴十寒”意义用错。D.成

5、语使用对象不当。答案:C8.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相同的一组是()A. 俯不足以畜妻子刑于寡妻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老者衣帛食肉是罔民也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构怨于诸侯度,然后知长短D.欲辟土地,朝秦楚然后从而刑之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解析:A.名词用作动词。B.“远”形容词用作动词,距离……远;“衣”名词用作动词,穿;“罔”名词用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C.“王”名词用作动词,统一天下;“怨”动词用作名词,怨恨的情绪;“度”名词用作动词,度量。D.“朝”名词用作使动词,使……朝拜;“刑”名词用作动词,对……施刑;“幼”形容词用作动词,抚养。答案:A9.从文

6、言句式看,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②而良人未之知也③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④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A.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相同B.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不同C.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相同D.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不同解析:①被动句。②宾语前置句。③④判断句。答案:C10.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清永瑢、纪昀等于乾隆年间编成《四库全书》,将中国古代典籍分成经、史、子、集四部,按该书的分类方法,《孟子》当属于子部。B.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他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是孟子及

7、其门人所著的记录孟子言行的书。C.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和荀子,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D.《孟子》中的文章很雄辩,气势充沛,感情强烈,词锋犀利,长于运用比喻。宋代朱熹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编为“四书”。解析:A.《孟子》属儒家经典,当归入“经”部。答案:A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1~13题。(9分,每小题3分)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