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探询西安事变背后的原因

高二历史探询西安事变背后的原因

ID:29557508

大小:56.06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12-21

高二历史探询西安事变背后的原因_第1页
高二历史探询西安事变背后的原因_第2页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探询西安事变背后的原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历史探询西安事变背后的原因高中历史(I)人教版(必修)《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一章第五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在讲述西安事变发生原因时,认为“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同红军和解,要求联共抗日”,笔者认为课本对西安事变发生原因的表述并不全面,现我将以张学良为例,谈一谈我自己的见解与各位同行讨论商榷。一、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引起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是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西安事变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震惊中外的重大事件,它结束了十年内战,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开辟了全民族抗战的

2、新局面。将军的老部下高崇民将军曾经在1961年赋诗作了高度评价:“兵谏功成廿五年,乾坤扭转话凌烟;今日座中皆旺健,一人奋斗在东南”。那么,作为发动事变的主角之一的张学良将军,,究竟为什么要实行“兵柬华清池”呢?笔者认为,西安事变的发生是中国20世纪三十年代社会各种矛盾发展、激化的一必然结果。“九·一八”事变时,张学良执行了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痛失东北。继而热河失守,他又难辞其咎。举国上下责骂,著名爱国诗人郁达夫曾经写诗严厉抨击国民党当局的不抵抗政策而坐失东北:“北地小儿贪逸乐,南朝天子爱风流。权臣自愿成和议,金虏何尝要汴州!屠狗犹拼

3、弦下命,将军偏惜镜中头。饶他关外童男女,立马吴山志竟酬。”[1]将军的威信一落千丈。他背着“不抵抗将军”的恶名。张学良将军率领的17万东北军退入关内,但是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并没有因此而止步,先后在1932年制造一·二八事变、1933年攻占热河、察哈尔两省、1935年又制造了“华北五省自治运动”。整个华北面临着成为第二个东北的危难局面,“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而当时的华北可以说是17万背井离乡的东北军将士的第二故乡,那么他们还能够退后吗?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当局的步步退让,激起了广大爱国志士的强烈愤懑,同时也激发了将军内心

4、深处那原有的抗日意识的苏醒。张学良将军1935年给蒋介石的请战书要求“率部北上抗日,打回老家去”“每念家仇国难,丛集一身,已早拼此一腔热血,洒向疆场,为个人尽一分之前愆,为国家尽一分之天职。……应战在不失时机。凡此种种,想均在洞鉴之中,伏恳迅颁宠命,调派东北军全部或一部,克日北上助战,则不独私愿得偿,而自良以下十余万人,拥护钧座之热诚,更当加增百倍。夙被知遇优隆,所言未敢有一字之虚饰,乞示方略,俾有遵循,无任企祷之至。(《张学良将军请战书》)”[2]。但是,蒋介石不但没有理会将军的请求反而仍然顽固地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将要求抗

5、日的20万东北军调往“剿共”前线。二、红军对东北军的打击,使张学良感到继续“剿共”毫无出路,是西安事变发生的军事原因。张学良率领近二十万东北军来到陕甘。然而,他们来到西北后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当时在西北地区,以西安为中心的国民党军队的主要力量有张学良率领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率领的第十七路军,这两支军队均非蒋介石嫡系,屡受排挤,对此,他们极为不满,尤其是东北军,过去盲目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弃守东北,遭到国人唾弃,后又被命“剿共”蒙受重大损失。例如,1935年11月,张学良收到的一封军情电报就是证明。“11月24日,我军109师全部、10

6、6师部分,被匪军歼灭于富县直罗镇地区,109师师长牛元峰以身殉职..”这封电报令张学良目瞪口呆,半响没说出话来。这已是他赴西安上任后,东北军吃的第三个败仗了:10月1日,110师被红15军团歼灭于甘泉县的劳山,师长何立中阵亡;25日,红15军团又袭击甘泉以南榆林桥的107师619团,歼灭四个营,团长高福源被俘。(《张学良传》)[3],全军上下深感“剿共”没有出路,强烈要求抗日,收复东北国土。对于在军事上受到巨大损失的东北军将士不仅没有安抚东北军反而取消阵亡师长的抚恤金,还撤消了这两支部队的番号,甚至连一句安慰的话也没有,所有这些不能

7、不使将军感到屈辱和愤怒。张学良是个精明人,接连的失利使他不得不认识到自己面对的对手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他开始为东北军的前途和出路而忧虑:这样和红军打下去,打回老家去的梦想还能成为现实吗——无异于自掘坟墓而已,也开始认清蒋介石利用所谓“杂牌军”打内战最终消灭“杂牌”保存“嫡系”的目的。那么,怎样做才是东北军的出路,什么力量才是他和20万东北军及3000万生活在白山黑水间的人民的救星呢?三、共产党政策的积极影响,促使张放弃“剿共”转向抗日,为西安事变的发生提供了思想保证。正当将军冥思苦想为广大东北军将士寻找出路之时,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

8、运动和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象烈火一样熊熊燃烧起来,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东北军中下层官兵,促使将军开始放弃“剿共”而转向抗日。许多被释放的原东北军官兵,成为红军和统一战线政策的义务宣传者。许多过去关于共产党和红军的谣言,也都不攻自破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