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4 外国诗两首学案4 (新版)新人教版

2015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4 外国诗两首学案4 (新版)新人教版

ID:29564416

大小:194.5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21

2015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4 外国诗两首学案4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2015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4 外国诗两首学案4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2015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4 外国诗两首学案4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2015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4 外国诗两首学案4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2015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4 外国诗两首学案4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4 外国诗两首学案4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外国诗两首Ⅰ.课外古诗背诵【原文】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诸子侄虞集江山信美非吾土,飘泊栖迟近百年。山舍墓田同水曲,不堪梦觉听啼鹃。【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寒食日祭扫祖墓时写给弟侄辈的。诗表面上是教育子侄们不要忘记祖宗故土,表现了殷切的思乡之情,但字里行间又处处婉曲地流露出兴亡之感。第一句意思是:江山虽美,但已经不是宋朝的天下;第二句的“飘泊栖迟”也透露了亡国的隐痛;第三句意谓祖墓在蜀,而现在庐舍墓田却在滨临江岸之处。末句语意双关,明写暮春杜鹃哀啼使人难过,暗中寄托了国家兴亡的悲戚。语意含蓄,隐晦曲折而

2、又感情深沉。Ⅱ.课前准备一、生字识记岔(chà)1.分歧的;由主干分出来的(道路)。如:岔路。本文取此义。2.前进时离开原来的方向而偏到一边儿。如:他把话岔开了。3.(时间)互相让开,避免冲突。如:把两个会的时间岔开。4.岔儿;岔子。伫(zhù):(书)伫立。指长时间地站着。茸(róng):1.草初生纤细柔软的样子。2.指鹿茸。如:参茸。二、词语识记忧郁:愁闷。流逝: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践踏:比喻摧残。茸茸:(草)又短又软又密。三、预习效果反馈1.第一首诗是作者在什么情况下

3、写的?2.第二首诗属于一首什么诗?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表达了一种什么思想感情?4.《一条未走的路》阐发了什么道理?Ⅲ.课堂跟讲一、背记知识随堂笔记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不要!忧郁的日子须要:相信吧,将会来临。2.《一条未走的路》作者,国诗人。3.诗歌是同、、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分叙事诗、诗和诗。二、整体把握板书设计(一)板书设计2.一条未走的路:难以选择→学会选择→一旦选择,坚定去走→不同选择,不同结果(二)段落层次《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第1节:生活不总是,要学会。2.第2节:写忧郁是的,

4、要对生活充满。《一条未走的路》1.第1节:阐述人生的路途上会遇到的选择。2.第2节:说明人处在路口,要选择。3.第3节:说明道路一旦,就要地走下去。4.第4节:说明走不同的道路可以,表明生活。(三)写作特点词语运用:亲切和婉的语言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如“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它能撞击到人的心灵。再如“而我——我走上一条更少人迹的路,于是带来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象”,体现了诗句的朴实自然。中心表达:第一首诗表现诗人对生活充满憧憬,对未来充满信念;第二首诗蕴含深刻哲理:生活不总是完美的,人

5、生道路需要选择,需要坚定地走下去。表达方式:用比喻的手法引起人们丰富生动的联想,烘托出人生岔路这样具有哲理寓意的象征。如第二首诗的第一节,表面上写林子里的两条岔路,其实也指人生之路。写作借鉴:诗歌语言朴素无华,含义隽永,寓深刻的思考和哲理于平淡无奇的内容和简洁朴实的语句中,这是同学们要学习借鉴的。三、重难点句子和段落诠释《一条未走的路》最后一节如何理解?经过了许多年后,我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我想起自己当年在人生的岔路上进行抉择,最终走上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艰难之路,自己无悔自己的选择:人生不经历风雨,怎

6、能会有如此美丽的彩虹等待着自己呢?蕴含了一定的哲理:人生处处充满了荆棘,就看你有没有勇气走下去。一旦你勇往直前,就会有更新更有价值的东西呈现在你的面前。Ⅳ.当堂练习1.填空。心儿永远,现在却常是:一切,一切;而那了的,就会成为。2.当人面临选择时,内心充满矛盾,试揣摩此心理,写出一段话。50字左右。小幽默难以从命一位女生坐在座位上,嘴里拼命地嚼着口香糖,脚伸到课桌旁的通道里,被老师发现了。“玛丽!”老师严厉地大声叫她。“老师,什么事?”这位女生回答说。“把口香糖从嘴里拿出来,把你的脚放进去!”单元语法

7、知识归纳1.本单元课文均属现代诗歌。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是一种最凝练地反映社会生活,强烈地抒发思想感情、想象丰富、节奏鲜明的文学样式。2.诗歌按表现形式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和民歌。现代诗多属自由诗。3.诗歌具有高度集中、饱含情感、讲究形式等特点。4.诗歌在写作上要求:巧于构思、创造意境、锤炼语言、手法多样。5.提高对诗歌的朗读和背诵能力也是本单元语文知识的一方面,本单元诗歌均抒发了一定的情感,反复诵读可陶冶学生们的情操。口语交际Ⅰ.学习重点交流对现代诗歌诵读、鉴赏或创作的认识和体会。Ⅱ.口语交

8、际指导1.事先查资料,确定发言内容。2.可分小组,推举代表阐述本组的看法。3.要结合具体作品,做到言之有据。4.态度要自然,语言要有条理,要用普通话。Ⅲ.口语交际范例现代诗歌常借助于多种表现手法塑造艺术形象,以表情达意,如象征手法的运用。象征是以具体形象显示或暗示某种间接事物的意义。因此,象征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和不特指性,随意性较大,能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如闻一多的《死水》中写道:“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