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3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课时作业

201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3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课时作业

ID:29570369

大小:89.5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1

201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3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课时作业_第1页
201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3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课时作业_第2页
201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3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课时作业_第3页
201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3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课时作业_第4页
201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3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课时作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3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课时作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必考部分 第二章 第3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一、单项选择题1.(2014重庆卷)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明矾用作净水剂B.液氨用作制冷剂C.氢氟酸刻蚀玻璃D.生石灰作干燥剂【答案】B2.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都是均匀、透明的液体B.胶体的电泳现象,证明胶体本身带有电荷C.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胶粒的大小决定的D.胶粒能通过半透膜,所以可用渗析法提纯胶体【答案】C3.经分析,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此物质(  )A.一定是一种单质B.一定是纯净物C.一定是混合物D.可能是纯净物也

2、可能是混合物【答案】D【解析】只含有一种元素的,那么该物质应该属于单质,但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可能有多种同素异形体,故可能是一种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4.(2015厦门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aSO4是强电解质B.CO是酸性氧化物C.氢氧化铁胶体属于纯净物D.纯碱属于碱类物质【答案】A【解析】CO不属于酸性氧化物,B错误;胶体属于混合物,C错误;纯碱属于盐类,D错误。5.(2015成都检测)从分类角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玻璃与硅酸均属于酸B.漂白液与漂粉精的主要成分均为钠盐C.NO2、SO

3、3均属于酸性氧化物D.醋酸、一水合氨均属于弱电解质【答案】D【解析】水玻璃属于混合物,A错误;漂粉精的主要成分是钙盐,B错误;NO2不属于酸性氧化物,C错误。6.(2015韶关模拟)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  )A.氯气具有酸性,可与烧碱或石灰乳反应制备含氯消毒剂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可用铝罐盛装C.氢氟酸具有弱酸性,可用氢氟酸雕刻玻璃D.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潜水艇中氧气的来源【答案】B【解析】氯气与烧碱、石灰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酸性无关,故A错误;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与铝发生钝

4、化,在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膜而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故B正确;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硅,与酸性无关,故C错误;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与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无关,是过氧化钠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7.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组合正确的是(  )选项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A青铜水煤气硫酸醋酸干冰B铁红盐酸硫酸钡亚硫酸二氧化硫C胆矾碘酒苛性钾氢硫酸碳酸钙D明矾漂白粉氯化钠次氯酸氯气【答案】B【解析】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属于混合物,A选项错误;碳

5、酸钙属于强电解质,C选项错误;氯气是一种单质,而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指化合物,所以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选项错误。8.(2015石家庄质检)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非金属氧化物都不能与酸反应B.含金属元素的盐溶液都一定呈酸性C.组成元素相同的盐溶液酸碱性相同D.非金属元素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答案】D【解析】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A错误;含金属元素的盐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中性,还可能呈碱性,如NaCl呈中性,Na2CO3呈碱性,B错误;Na2SO4呈中性,而Na2SO3呈碱性,C错误;

6、NH4NO3就是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D正确。9.(2015周口检测)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纳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葡萄糖和果糖的化学式都可用C6H12O6表示,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②聚乙烯、聚氯乙烯、纤维素都属于合成高分子③明矾、石膏、冰醋酸、水、烧碱都是电解质④福尔马林、氨水、盐酸、漂白粉、水玻璃都是混合物⑤分馏、干馏、蒸馏、裂化都是化学变化⑥植物油、直馏汽油都可与溴水反应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④D.②⑤⑥【答案】C【解析】②中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⑤分馏、蒸馏都是物理变化;⑥直馏汽油是烷烃的混

7、合物,不与溴水反应。10.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③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④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⑤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大小将混合物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A.只有②④B.只有②③⑤C.只有①②④D.只有②③⑤【答案】A【解析】根据酸中能够电离出的H+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如1个CH3COOH分

8、子中虽然含有4个氢原子,但是只能电离出1个H+,属于一元酸,①错误;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类依据是元素的性质,而不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个,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等于4个,但是氢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属于非金属元素,Ge、Sn、Pb最外层有4个电子,Sb、Bi最外层有5个电子,Po最外层有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