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资_格证高等教育心理学及答案

高校教师资_格证高等教育心理学及答案

ID:295746

大小:133.00 KB

页数:47页

时间:2017-07-19

高校教师资_格证高等教育心理学及答案_第1页
高校教师资_格证高等教育心理学及答案_第2页
高校教师资_格证高等教育心理学及答案_第3页
高校教师资_格证高等教育心理学及答案_第4页
高校教师资_格证高等教育心理学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教师资_格证高等教育心理学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心理学及答案第一章心理学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艾宾浩斯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一个短期的历史)心理学主要研究对象人的心理。2.心理现象由(心理过程)(个性心理)两大部分构成。个性心理中的个性倾向性构成离心力发展的动力因素。3.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有的人严于律己,有的人文过饰非,这是性格不同。有的人活泼好动,有的人沉默寡言,这是气质不同。人的心理现象是自然界最复杂、最奇妙的一种现象,恩格斯曾把它誉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2、4.唯心主义认为心理是脑外之物,是不依赖于脑而产生的,是一种灵魂,是与脑无关的“心”的活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5.行为时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由一些列反映动作和活动构成,是在一定的情况下产生的,是由刺激引起的,这些刺激既可以使来自于外部的物质世界或社会环境,也可以使来自于内部的生理与心理因素。6.团体心理(社会心理)与个体心理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团体心理是在团体的共同生活条件和环境中产生的,它是该团体内个性心理特征的典型表现,而不是个体心理特征的简单总和

3、。团体心理离不开个体心理,但它直接影响个体心理或个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人的心理和动物的心理不同,主要是因为人的心理具有意识性。7.人的意识主要表现为用词的形式巩固在头脑中的知识体系。8.意识的三个特征:一能动性。二目的性。三具有自我意识9.人的心理除了具有意识心理外,还具有无意识现象,无意识现象在正常状态下是意识不到的,同时也是不能自觉进行控制和调节的。如:梦-不可控制的;口误笔误也是无意识的。潜移默化也是无意识的。10.人与人的心理差异主要表现在性格、气质、能力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称作个性心理特征

4、。11.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被看作是心理学走向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12.心理学主要流派A构造主义冯特铁钦纳,构冯铁主研意经三素感意激内省B技能主义创始人詹姆士—C行为主义美国华生D精神分析学派奥地利弗洛伊德E格式塔心理学德国维特海默、苛勒、考夫卡F认知心理学美国奈塞尔G人本主义心理学美国马斯洛、罗杰斯13.1967年,奈塞尔《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是现代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4.人本主义心理学由马斯洛、罗杰斯等人创立。反对心理学中的“第一势力”—

5、行为主义的机械决定论和“第二势力”—精神分析的生物还原论,因而被称为“第三势力”15.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与心理学有机结合的产物,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16.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过程包括(明确教学目标)(分析任务(确定学生原有水平)(设计课程)(教学)(评定)17.教育心理学既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是一门介于社会与自然、应用与理论之间的交叉学科。18.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是以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出版为标志。19.

6、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20.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征1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2是反映高等专业教育特色的教育心理学;3是为实现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和适应高等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提供心理学依据的学科。21.相对普通教育而言,高等教育在教学方法上的特殊性具体表现:A:教学中学的比重逐渐增加,教的比重逐渐降低,教师注重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主体活动增加。B:教学上由传授法向指导法转化,学习法由再现式向探求式、研究式转化。C:在教学内容上,由传授基础知识为

7、主向传授专业为主转化,由注重教知识向教思维方式转化。D:校内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学研究相互渗透,并在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中,锻炼独立工作的能力。22.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P18首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其次,通过对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第三,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23.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A客观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教育性原则24.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方法)(实验性研究方法)25.描

8、述性研究分(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第二章学习动机26.学习动机的涵义:动机是指推动个体活动的内外动力因素。学习动机就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外动力因素。内部的动力因素称为内驱力,外部的动力因素称为诱因。27.内驱力就是学习者从事学习活动的内部驱动力量,主要由学习需要构成。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的主管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这种愿望或意向是驱使个体进行学习的根本动力,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诱因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