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三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2讲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强化训练

(浙江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三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2讲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强化训练

ID:29591141

大小:922.5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1

(浙江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三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2讲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强化训练_第1页
(浙江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三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2讲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强化训练_第2页
(浙江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三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2讲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强化训练_第3页
(浙江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三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2讲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强化训练_第4页
(浙江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三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2讲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强化训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江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三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2讲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强化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讲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1.干细胞的研究一直是科技热点之一。干细胞是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能自我复制,并在一定条件下能分化的原始细胞。下列有关造血干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造血干细胞比受精卵分化程度低B.造血干细胞分化出各类血细胞,表现了细胞的全能性C.在生物体内,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红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D.造血干细胞分化成原红细胞的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解析:选C。造血干细胞比受精卵的分化程度高,A错误;要体现细胞的全能性,已分化的细胞最终必须发育成完整的个体,而造血干细胞分化成各类血细胞,并不能体现出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在生物体内的细胞分化一般是不可逆的

2、,因此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红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C正确;造血干细胞分化成原红细胞的过程中,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错误。2.下列发生了细胞分化且能体现体细胞全能性的生物学过程是(  )A.黄瓜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B.人体骨髓造血干细胞形成红细胞C.利用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纯合的优良性状D.菊花的花瓣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解析:选D。黄瓜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属于有性生殖,不能体现体细胞全能性,所以A错误。人体骨髓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分化,但没有发育成个体,没有体现出全能性,所

3、以B错误。水稻的花粉是生殖细胞,不是体细胞,发育成一个个体,不能体现体细胞的全能性,所以C错误。菊花的花瓣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既有细胞分化,又能体现体细胞的全能性,所以D正确。3.(原创题)Scripps研究所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一个人工合成的小分子能诱导细胞去分化,即诱使细胞发生生长倒退,从当前状态返回到祖细胞状态。这种化合物名为reversine。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肌细胞经去分化形成祖细胞,说明人体内的细胞分化具有可逆性B.该项研究使“从病人自己的成熟细胞衍生干细胞样细胞”成为可能C.祖细胞能分化成油脂细胞和骨细胞等,说明祖细胞是一种干细胞D.图中的油脂细

4、胞、骨细胞、肌细胞以及祖细胞内遗传信息应相同解析:选A。由题可知,肌细胞去分化是在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合物诱导下完成的,但不能得出人体内细胞也能去分化;具有增殖分化功能的细胞均为干细胞;图中四种细胞均为同一个人的体细胞,所以携带的遗传信息应相同。4.(2015·平湖高三模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最凶险的一种白血病,发病机理如图所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振义院士发明的“诱导分化疗法”联合应用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该病。维甲酸通过修饰PMLRARα,使癌细胞重新分化“改邪归正”;三氧化二砷则可以引起这种癌蛋白的降解,使癌细胞发生部分分化并最终进入凋亡。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5、  )A.这种白血病是早幼粒细胞发生了染色体畸变引起的B.这种白血病与早幼粒细胞产生新的遗传物质有关C.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均改变了癌细胞的DNA结构D.“诱导分化疗法”将有效减少病人骨髓中积累的癌细胞解析:选C。分析图形可知,非同源染色体间因片段的交换而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片段交换后出现新的融合基因。根据题意可知,通过诱导分化使癌细胞发生部分分化并最终导致进入凋亡,故“诱导分化”将有效减少病人骨髓中积累的癌细胞,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未改变了癌细胞的DNA结构,C错误,A、B、D正确。5.(2015·奉化高三模拟)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是细胞死亡的两种方式。细胞坏死是因病理因

6、素而产生的被动死亡。近期研究表明,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名为RIP3的蛋白激酶通过调节能量代谢,可以将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细胞凋亡转换为细胞坏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人体造血干细胞中不存在控制RIP3合成的基因B.通过调控RIP3的合成可以调控细胞死亡的方式C.若抑制RIP3的活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胞坏死D.以上研究结果证明细胞坏死与部分基因表达有关解析:选A。人体的造血干细胞也源于受精卵的有丝分裂,故也应存在控制RIP3合成的基因,A错误。由于“RIP3蛋白激酶通过调节能量代谢,可以将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细胞凋亡转换为细胞坏死”,因而通过调控RIP3的合成可以调控细

7、胞死亡的方式,B正确;要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胞坏死也可以采取抑制RIP3活性的方法,C正确;通过上述分析细胞的坏死可与RIP3蛋白激酶基因的表达有关,D正确。6.中科院发现一种诱导细胞凋亡的新机制。在H2O2和TNFα(一种淋巴因子)等因素的诱导下,鼠肝细胞内的溶酶体释放微量的胰凝乳蛋白酶,并将细胞质内的Bid蛋白分解成更小的cBid,后者与线粒体、溶酶体的膜结合,诱导内容物释放,最终导致细胞凋亡(如图所示)。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胰凝乳蛋白酶的释放增加了cBid的数量,cB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