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专用)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七章 第18讲 城市化课后达标检测

(福建专用)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七章 第18讲 城市化课后达标检测

ID:29591246

大小:236.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1

(福建专用)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七章 第18讲 城市化课后达标检测_第1页
(福建专用)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七章 第18讲 城市化课后达标检测_第2页
(福建专用)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七章 第18讲 城市化课后达标检测_第3页
资源描述:

《(福建专用)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七章 第18讲 城市化课后达标检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第18讲城市化一、选择题(2015·湖南怀化一模)下表是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些数据。完成1~2题。2002年2012年年均增长城镇化率(%)30.0952.573.01%户籍人口比率(%)27.8935.292.38%举家迁移比率(%)22.3820.66-0.80%城市建成区面积(平方千米)25973455655.78%注:(1)城镇化率是城镇常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包括在城镇生活的农业户籍人口。(2)户籍人口比率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拥有城镇户籍(市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3)举家迁移比率即由农村举家迁移到城镇的家庭数÷农村拥有城镇化迁移人口的家庭总数×100%,它反映了

2、家庭城镇化水平。1.2002~2012年间,我国(  )A.人口城镇化慢于人口市民化B.个体城镇化快于家庭城镇化C.城镇化水平已处于较高阶段D.农民工大多举家在城镇生活2.表格中数据反映突出的问题是(  )A.城镇人口增长过快B.交通拥堵日益加重C.城镇土地扩张过快D.环境污染逐步加剧解析:第1题,表中显示我国城镇化率年均增长为3.01%,举家迁移比率为负值,说明个体城镇化快于家庭城镇化;而户籍人口比率年均增长为2.38%,说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则人口城镇化快于人口市民化;举家迁移比率只有20%左右,说明农民工大多举家在农村生活。第2题,表中城市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7

3、8%,大于城镇化率的3.01%,说明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增长大于城镇人口的增长,则表明城镇土地扩张过快。答案:1.B 2.C读我国城市数量和城市规模统计图,回答3~4题。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996年后城市数量增幅减慢,说明城市化速度减慢B.1987年到1996年我国中小城市数量增加速度快C.1997年之后,城市发展以增加城市数量为主D.1996年之前,城市发展的动力主要是产业大规模集聚4.城市扩展强度是指某段时间内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量占城市初始面积的百分比,是衡量城市扩张速度的指标之一。下列对城市扩展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济因素对城市扩展强度基本没有影响B.自然因素决定

4、了城市扩展强度C.1996年我国城市扩展强度比2001年快D.城市扩展强度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经济发展速度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1996年后城市数量增幅减慢,但不能说明城市化速度减慢,因为衡量城市化速度增快的标准除数量增加外,还有城市面积扩大;1987年到1996年平均每个城市建成区面积呈稳定发展趋势,而城市数量快速增加,说明我国中小城市数量增加速度快;产业大规模集聚会导致城市面积的迅速扩张,故1996年之前城市发展的动力不是产业大规模集聚。第4题,经济因素对城市扩展强度影响较大,一般是经济发展速度快,城市的扩张速度快,所以城市扩展强度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经济发展速度;自然因素对城市扩张有影

5、响,如地形等,但不是决定性因素;1996年我国城市化以增加城市数量为主,而2001年后以增加城市建成区面积为主,所以2001年后我国城市扩展强度比1996年快。答案:3.B 4.D图1为“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图2为“该市城市规模的变化图”。读图,完成5~6题。5.图1中甲地地价变化的原因和图2代表的国家分别是(  )A.交通的通达度提高、发展中国家B.交通的通达度提高、发达国家C.城市规模变小、发达国家D.城市规模变小、发展中国家6.图2反映了该市(  )A.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B.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发展缓慢C.许多人和企业从市区迁往郊区,出现了郊

6、区城市化现象D.城市核心区规模减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解析:图1中甲地出现地价次高峰,说明甲地位于城市环路与主干道路交会处,因交通通达度提高,地价升高。图2中城市用地规模在城乡过渡带快速增长,是郊区城市化的表现,属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答案:5.A 6.C7.下图是2013年甲、乙、丙三个城市市区人口数量变动图。甲、乙、丙三个城市中市区人口数量最大与最小的分别是(  )A.丙 甲   B.甲 丙C.丙 乙D.乙 甲解析:选A。读表中数据可知,甲城市市区人口数量约10万/(0.5+0.3)%=125万,乙城市市区人口数量约5万/(0.5+1.5)%=250万,丙城市市区人口数量约15万/(1+3

7、)%=375万。二、综合题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城市人口趋势图。材料二 下图为北京市2002年与2011年产业结构变化图。(1)根据材料一简述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征。(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说明产业结构变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3)针对北京市人口的不断增加,请你谈谈北京市应如何实现城市化发展。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可知,我国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从曲线斜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