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绪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ID:29598726

大小:338.51 KB

页数:65页

时间:2018-12-21

绪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_第1页
绪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_第2页
绪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_第3页
绪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_第4页
绪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绪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绪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时代背景、主要内容;明确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意义。重点和难点: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邓小平对时代的分析、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现实意义。课时:6课时第一节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中国化1、中国古代社会与近代变迁中国古代社会后期,小农经济、皇权官僚专制政治制度和孔孟儒学意识形态的社会结构日益僵化。1840年鸦片战争,蓬勃兴起的西方资本主义用炮舰打开了中国国门。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缓慢增

2、长: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1894年甲午战争失败,仅有经济变革不足以使中国富强。1898年戊戌变法遭遇强大顽固势力。变法失败阻碍了社会发展,把满清王朝政治统治送上了绝路。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皇权官僚专制政治制度。皇权官僚专制政治统治的崩溃导致思想统治放松,孔孟儒学威信扫地。西方思想:社会达尔文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民主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知识分子中传播。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试图解决严重的民族和社会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人民富强。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2、马克思主义

3、中国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诞生在19世纪欧洲,面对的是资本主义迅速成长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中国面临的不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必然趋势。孙中山希望借助共产党推动民主革命。中国共产党以共产主义为最高纲领,以民主革命为现实奋斗目标。国共合作。国民党右派反对工农运动,国共两党政治分歧扩大。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屠杀共产党和工农积极分子。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民主革命。瞿秋白、李立三、王明等固守十月革命模式:依靠城市无产阶级武装起义迅速夺取政权。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先后失败。毛泽东离开中心城市,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

4、道路。红色根据地的建立、发展和严重挫折。1935年1月遵义会议,毛泽东成为中国共产党实际领导人。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既合作又斗争,扩大武装力量和农村革命根据地。1940年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发表。65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战胜国民党夺取政权,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怎样建设新中国,这是摆在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面前的崭新课题。1950—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新政权巩固。1953年提

5、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毛泽东不断加快社会主义改造步伐。1956年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结束。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大规模群众性阶级斗争已经过去,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总结苏联经验,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社会主义建设基本方针,试图探索一条建立在斯大林模式之上但又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出于快速发展经济的愿望,1958年发动大跃进。大规模群众运动,一方面推动了经济增长;另一方面破坏了工业企业秩序和国民经济平衡,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大跃

6、进、人民公社化不但没有使中国快速富强起来,反而造成1959—1961年三年严重困难。1962年经济形势好转,毛泽东错误地总结苏联经验、概括中国形势,认为中国也存在资本主义复辟的可能性,在北戴河会议上重新确定阶级斗争是社会主要矛盾。毛泽东出于捍卫不切实际社会主义理想的主观愿望,认为以刘少奇为代表的建设社会主义不同观点是代表地主和资产阶级利益的,刘少奇是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出于错误判断,1966年毛泽东发动了文化大革命。经过夺权斗争的混乱,1968年全国各省区建立了革命委员会。1969年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林彪为接班人。林彪与

7、毛泽东分歧暴露,1971年9月13日林彪出逃苏联,机毁人亡。毛泽东反省文化大革命,一方面继续坚持自己的社会主义理想,捍卫文化大革命;另一方面,希望发展生产。1975年邓小平主持工作,大刀阔斧整顿引起毛泽东的疑虑。毛泽东第二次打倒邓小平。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去世。10月6日四人帮被逮捕。持续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邓小平支持真理标准讨论,重新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调整领导机构,放弃不切实际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回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道路上来。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

8、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1992年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第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