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期末测评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期末测评 新人教版

ID:29620887

大小:1.20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21

七年级历史下册 期末测评 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期末测评 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期末测评 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期末测评 新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期末测评 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 期末测评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期末测评(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隋文帝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有作为的君主,下列哪一项措施不属于隋文帝所为(  )A.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B.灭掉陈,南北重归统一C.励精图治,注重节俭D.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半两钱2.在电视剧《唐太宗秘史》中可能出现的事件有(  )①魏征直言 ②文成公主入藏 ③玄奘西游 ④任李林甫为相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士科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

2、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有(  )①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 ②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 ③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 ④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4.民族交流、交往和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以下史实反映这一主流的是(  )A.玄奘西行B.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C.唐蕃和亲D.郑成功收复台湾5.据《大唐西域记》记载:“经途险阻,寒风惨烈,多暴龙,难凌犯。……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亲自经历过如此险恶状况的历史人物是(  )A.玄奘B.鉴真C.刘邦D.李时珍6.在

3、宗法观念盛行的社会,姓氏是有贵贱之分的,《百家姓》中的姓氏排序是“赵钱孙李……”。将“赵”姓排在第一,由此可推断《百家姓》最早可能出现在(  )A.隋朝B.唐朝C.宋朝D.明朝7.“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般(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与此盟约无关的是(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C.以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8.在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历史事件的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

4、述,正确的是(  )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③都修建了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9.中国历代王朝都以农为本,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下列关于农业方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B.隋唐时期流行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C.水稻在宋朝时跃居粮食产量首位D.宋朝时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10.“政府铸造的铜钱超过前朝十倍,但仍不敷应用。在缺铜的情形下,民间开始发行

5、纸币。”这一现象最早应出现在(  )A.西汉B.唐朝C.北宋D.南宋11.国家统一,民族和谐,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以下几组名词中,正确反映元朝社会发展状况的是(  )A.澶渊之盟 宣政院 行省制度B.澎湖巡检司 宣政院 行省制度C.达赖 伊犁将军 驻藏大臣D.大都 中书省 伊犁将军12.有西方学者曾说:“直至18世纪中叶,在中国刊印的书籍比在世界上其余地方所印刷的总数还要多。”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北宋哪一技术的发明和普及(  )A.造纸术B.火药C.活字印刷术D.指南针13.右图为我国古代群众在“瓦舍”中听书的场景,“瓦舍”取“来时瓦合,去时瓦解

6、”之意。它的出现反映了(  )A.隋唐科举制的发展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C.宋代市民文化丰富D.明清工商业繁荣14.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搜集了一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统治者的画像,请你按时间顺序为其排列(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④③D.②③①④15.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见右图)的设计,一方面闪烁着当代建筑科技新的光辉,另一方面也传承着传统建筑文化的深厚内涵。下列关于中国传统工程建筑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朝修建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B.我们今天见到的长城大都是清朝修建的C.隋朝大运河开凿于隋文帝时D.故宫修建于明朝,是我

7、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16.从元朝开始,历代中央政府为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都重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元朝和清朝管辖西藏地方事务的机构或官员分别是(  )A.宣政院、伊犁将军B.澎湖巡检司、乌里雅苏台将军C.宣政院、驻藏大臣D.澎湖巡检司、驻藏大臣17.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封建制度的完善B.生活习惯的变化C.社会文明的进步D.君主权力的强化18.元、明、清三个朝代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主要表现为(  )①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②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 ③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大一统 

8、④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9.在某学校的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出示了中国古代几个历史阶段和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