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产物作业》word版

《天然产物作业》word版

ID:29631971

大小:25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21

《天然产物作业》word版_第1页
《天然产物作业》word版_第2页
《天然产物作业》word版_第3页
《天然产物作业》word版_第4页
《天然产物作业》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天然产物作业》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黄酮类化合物1.盐酸-镁粉反应鉴别黄酮类化合物,下列哪项错误()A.多数查耳酮显橙红色B.多数黄酮苷显橙红-紫红色C.多数二氢黄酮显橙红-紫红色D.多数异黄酮不显红色2.下列化合物具旋光的是().A.黄酮B.二氢黄酮C.黄酮醇D.查耳酮3.用聚酰胺层析分离下列黄酮苷元,以醇-水混合溶剂洗脱,最先洗脱下来的是()A.二氢黄酮B.黄酮醇C.异黄酮D.查耳酮4.水溶性最大的黄酮苷元是:()A.黄酮B.花色素C.黄酮醇D.二氢黄酮5.用于鉴别二氢黄酮类化合物的试剂是()A.ZrOCl2B.NaBH4C.HCl-Mg粉D.SrCl26.下列化合物按结构应属于()A

2、.黄酮类B.异黄酮类C.查耳酮类D.二氢黄酮类7.黄酮类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黄酮。A.3-OHB.5-OHC.6-OHD.7-OH8.在聚酰胺色谱上对黄酮类化合物洗脱能力最弱的溶剂是()A.95%乙醇B.丙酮C.水D.甲酰胺9.在5%NaHCO3水溶液中溶解度最大的化合物为()A.3,5,7-三OH黄酮B.2'-OH茶耳酮C.3,6,-二羟基花色素D.7,4'-二羟基黄酮10.聚酰胺对黄酮类化合物发生最强吸附作用时,应在()中.A.95%乙醇B.15%乙醇C.水D、酸水E.甲酰胺11.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MeOH中加入NaOMe诊断试剂峰带I向红

3、移动40~60nm,强度不变或增强说明()。A.无4-OHB.有3-OHC.有4-OH,无3-OHD.有4-OH和3-OH12.聚酰胺色谱的原理是()。A.分配B.氢键缔合C.分子筛D.离子交换13.一般说来,不适宜用氧化铝为吸附剂进行分离的化合物是()A.生物碱B.碱性氨基酸C.黄酮类D.挥发油14.在黄酮类化合物的甲醇液中加入诊断试剂醋酸钠/硼酸,是为了判断黄酮结构中是否具有()结构A.3-OH,4C=OB.5-OH,4C=OC.7-OHD.邻二OH15.在黄酮的甲醇液中,加入诊断试剂醋酸钠后Ⅱ带红移5~20nm,说明具有()结构A.4’-OHB.7

4、-OH5-OH3-OH16.能使二氢黄酮还原成红色的试剂是()A.三氯化铝B.二氯氧锆C.氢氧化钠D.四氢硼钠17.按结构应属于()A.异黄酮B.二氢黄酮C.查耳酮D.花色素类18.下列化合物按结构应属于()A.异黄酮类B.黄酮醇类C.查耳酮类D.二氢黄酮醇类19.下列化合物按结构应属于()A.黄酮醇类B.异黄酮类C.查耳酮类D.二氢黄酮醇类19.样品的四氢硼钠反应生成紫~紫红色,说明含有()A.二氢黄酮类B.异黄酮类C.黄酮D.黄酮醇20.黄酮类化合物加2%二氯氧化锆甲醇液显黄色,再加入枸橼酸后黄色显著消退,该黄酮类化合物是()A.3,5-二羟基黄酮B

5、.5-羟基黄酮醇C.3-羟基黄酮D.5-羟基黄酮21.不具有的反应是()A.Gibb’s反应B.AlCl3反应C.盐酸-镁粉反应D.异羟肟酸铁反应22.黄酮苷元糖苷化后,苷元的苷化位移规律是()A.α-C向低场位移B.α-C向高场位移C.邻位碳向高场位移D.对位碳向高场位移23.何种样品的醇溶液+NaBH4+浓HCl生成紫~紫红色A.二氢黄酮类B.异黄酮类C.黄酮D.黄酮醇24.黄酮的C7-OH与糖成苷后,将发生()A.C-8向高场位移B.C-7向高场位移C.C-10向高场位移D.C-6向高场位移25.黄酮类的紫外吸收光谱中,加入诊断试剂NaOAc(未熔

6、融)后,带Ⅱ红移10nm,说明该化合物存在()基团。A.5-OHB.7-OHC.4’-OHD.7-OH26.黄酮类的紫外吸收光谱中,加入诊断试剂ALCl3后的图谱与ALCl3/HCl谱图完全一致,则示B环结构()A.存在邻二酚羟基B.不存在邻二酚羟基C.只存在4’-OHD.存在间二酚羟基27.应用SephadexLH-20分离下列化合物,最先流出的化合物为()A.黄酮苷元B.黄酮单糖苷C.黄酮二糖苷D.黄酮三糖苷28.不能被酸催化水解的成分为()A.黄酮碳苷B.香豆素酚苷C.人参皂苷D.蒽醌酚苷29.在紫外光谱中,350nm以上没有吸收峰的化合物是()A

7、.B.C.D.30.活性炭对黄酮类化合物在()溶剂中吸附力最强。A.醇B.8%的酚水C.水D.含水醇31.黄酮苷类化合物不能采用的提取方法是()A.酸提碱沉B.碱提酸沉C.沸水提取D.乙醇提取E.甲醇提取32.用碱溶酸沉法从花、果实类药材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碱液宜选用()A.5%NaHCO3B.5%Na2CO3C.5%NaOHD.10%NaOHE.饱和石灰水33.可用pH梯度法分离的化合物有()()()()()A.羟基蒽醌B.鞣质C.单糖D.木脂素E.黄酮类34.可用聚酰胺法分离的有效成分有()A.氧苷B.黄酮醇C.羟基蒽醌D.葡萄糖E.槲皮素353.可

8、用“碱提酸沉”法提取的是( )()( )( )()A.生物碱B.黄酮C.羟基蒽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