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学》word版

《海洋生态学》word版

ID:29635789

大小:7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21

《海洋生态学》word版_第1页
《海洋生态学》word版_第2页
《海洋生态学》word版_第3页
《海洋生态学》word版_第4页
《海洋生态学》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洋生态学》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海洋生态学绪论:1,生态学: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指导人与生物圈的协调发展。2,生态学三个优先研究的领域:①全球变化,包括气候、天气、陆地和水域变化的生态原因和结果;②生态多样性,决定生态多样性的生态因子和生态学意义,全球性和区域性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③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探讨可持续的生态系统的生态学原理和策略以及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的原理和技术第一章:生态系统概述1,生态系统:就是指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一个或多个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并

2、且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自然整体。2,食物链;是指生物之间通过食与被食形成一环套一环的链状营养关系,即物质和能量从植物开始,然后一级一级的转移到大型肉食动物。食物链上的每个环节称为营养级。3,生态平衡:如果输入和输出在较长时间趋于相等,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原初的稳定状态,生态系统的这种状态叫做生态平衡。4,地球自我调节理论——Gaia假说:认为,大气中活性气体的组成、地球表面的温度及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电位和pH值等是受到地球上所有生物总体的成长、代谢所调控的,当地球环境受到干扰或者破坏时,地球上的生命总体总会通过其成

3、长、活动和代谢的变化来缓和地球环境的变化。第二章:海洋环境与海洋生物生态类群1,海洋环境三大环境梯度:从赤道到两级的纬度梯度,从海面倒深海海底的深度梯度以及从沿岸到开阔大洋的水平梯度。2,浮游生物的重要性:①它们数量多、分布广,是海洋生产力的基础,也是海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最主要环节;②是水团和海流的指示种;③有些化石种类的分布有助于勘探海底矿产资源。3,浮游生物:是指在水流的作用下,被动的漂浮在水层中的生物群。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缺乏发达的运动器官,运动能力薄弱或者完全没有运动能力,只能随水流移动。4,底栖动物:是由生活在海洋基地表面或沉积物中的

4、各种生物组成,种类繁多,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第三章:海洋非生物生态因子及其生态作用1,生态因子:生态学上将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称为生态因子。包括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两大类。2,限制因子:在所有的生态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者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而阻碍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的因素,就叫做限制因子。3,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一种生物必须有不可缺少的物质供其生长和繁殖,这些基本的必需物质随种类的不同而异。当植物所能利用的量紧密的接近所需的最低量时,就对其生长和繁殖期限制作用,成为限制因子,这就是利比希最小因子定

5、律。它的两个辅助原理:①只在能量和物质的流入和流出处于平衡的情况下才适用;②应注意因子的相互影响问题。4,耐受限度:环境因子不仅由于其性质不同,对生物产生不同的影响,而且同一种因子的量太多或太少都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因此,生物对各种环境因子的适应就有一个生态学上的最大量和最小量,他们之间的幅度称为耐受限度。5,耐受定律的补充原理:①生物可能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很广,而对另一个因子很窄;②当某种生物对某一特定的生态因子不是处于最适状态时,对其他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可能随之下降,或者说要考虑某一因子的改变可能引起生物对其他因子适应能力的改变。③在自然界中

6、常看到生物实际上并不在某一特定的生态因子最适范围内生活,这是由于其他一些因子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更大的重要性,妨碍生物利用最适宜的环境条件。④生物对环境因子的耐受限度在其生生活史中不是恒定的,而是随着年龄及其他条件而改变。6,海水的透明度:是指用一直径30cm的白色圆盘,垂直地放入海水中,直到刚刚看不见时的深度为止,这个深度(m)称为海水的透明度。7,两级同源:南北两半球中高纬度的生物在系统分类上表现有密切的关系,有相应的种、属、科存在,这些种类在热带海区消失。8,热带沉降:即某些广盐性和广深性的冷水种,其分布可能从南北两半球高纬度的表层通过赤道区的深水层而

7、称为一个连续的分布。9,有效积温法则:有机体必须在温度达到一定的界限以上,才能开始发育和成长。一般把这一界限称为生物学零度。研究表明,胚胎发育所必须的总热量基本上是一个常数,即指发育期的平均水温与发育经过的天数或时数的乘积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因总类的不同而有差异,此即有效积温法则。K=N(T-C)。K为热常数,N为发育天数,T为发育期的平均温度,C为发育起点温度,即生物学零度。10,盐度:当碳酸盐全部转化为氧化物,溴和碘已为氯所取代,所有有机物均已完全氧化时,1kg海水中所含全部可溶性无机物的总质量(g)。11,影响海水中溶解气体含量的主要因素:①各种气

8、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②温度与盐度的影响,通常是温度和盐度越低,溶解量越高;③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