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3章 防灾与减灾章末归纳提升 中图版选修5

高中地理 第3章 防灾与减灾章末归纳提升 中图版选修5

ID:29638106

大小:1.32 M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21

高中地理 第3章 防灾与减灾章末归纳提升 中图版选修5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3章 防灾与减灾章末归纳提升 中图版选修5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3章 防灾与减灾章末归纳提升 中图版选修5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3章 防灾与减灾章末归纳提升 中图版选修5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3章 防灾与减灾章末归纳提升 中图版选修5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3章 防灾与减灾章末归纳提升 中图版选修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章防灾与减灾备选答案 ①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②防灾减灾的对策 ③地震灾害的防避 ④台风灾害的防避 ⑤地理信息技术与防灾减灾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的防御防御方法地质灾害地震1.加强地震的监测和预报2.提高建筑物的防震强度3.开展宣传教育,提高防震意识4.健全减灾法规体系滑坡、泥石流1.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2.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3.实施护坡工程、植树造林等措施4.提高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气象灾害台风1.利用气象卫星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报2.及时发布台风预报、警报或紧急警报暴雨洪涝1.利用气象卫星进行监测预报2.

2、防洪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等非工程措施: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预报系统;拟定撤离计划和对策;实施防洪保险等干旱1.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2.改善生态环境3.在干旱区选择耐旱作物4.开展农田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等寒潮1.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使海上船只能及时返航2.事先对农作物、畜群等做好防寒准备风沙1.营造防护林2.退耕还林、还草3.加强环保意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中央气象台2012年11月11日18时发布寒潮蓝色预

3、警和暴雪橙色预警,预计11日20时至12日20时,内蒙古东南部和东北部、辽宁北部、吉林大部、黑龙江大部有大雪。其中,吉林中东部、黑龙江中部和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雪,局地有20到30毫米的大暴雪。(1)北方冷冻灾害多发生于秋季和春季,南方冷冻灾害多发生于冬季,试分析其原因。(2)在灾害救援中,灾中应急行动中最关键的环节是________。(3)为了减轻寒潮、暴风雪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如果你是我国北方的牧民,你认为应当采取哪些措施?【解析】 第(1)题,北方春秋季节农作物仍处于生长期,当气温降低较多时,造成的危害较大;

4、南方冬季有一定的农业生产活动,当遇低温时,造成的危害较大。第(2)题,交通应急能力是救灾中最关键的一环,涉及救灾物资和救灾人员能否及时顺利到达。第(3)题,当寒潮、暴风雪发生时,应从防守保暖防止圈舍倒塌,保证草料、燃料供给角度去分析。【答案】 (1)北方冬季时农作物停止生长或生长进入休眠期(北方冬季农闲),故造成的危害较小;春秋季节农作物仍处于生长期,故造成的危害较大。南方冬季有一定的农业生产活动,故冷冻灾害危害较大,春秋季节气温相对较高,且冬季风影响相对较弱,气温下降幅度较小。(2)交通通行能力恢复(3)①做好防

5、寒保暖工作,加固圈舍栏舍和养殖大棚,防止倒塌造成牲畜伤亡;②保证饲草料和燃料的供给;加强宣传,提高农牧民防灾意识。1.(2016·盐城调研)读“1736~1998年中国洪涝灾害持续时间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1)指出中国洪涝灾害持续时间变化的特点,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社会经济原因。(2)简述在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防治洪涝灾害的工程措施。【解析】 第(1)题,洪涝灾害持续时间变化特点从洪涝灾害持续时间和洪涝灾害平均持续时间趋势两个角度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社会经济原因从人口的增多及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分析。第(2)题,防治洪

6、涝灾害的工程措施有加固堤防、修建分洪、蓄洪区、退耕还湖、裁弯取直等。【答案】 (1)特点:严重洪涝灾害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持续天数呈波动增长的趋势。原因:人口压力大,乱砍滥伐,陡坡开垦,水土流失导致河湖蓄洪、泄洪能力下降;人类大量进入洪涝灾害高风险区生产、生活,使灾情加重。(2)加固堤防;修建分洪和蓄洪区;退耕还湖;裁弯取直。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功能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遥感技术(RS)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速度快。空间上:多波段、多时相和全天候;时间上:同步观测(1)除了能看到电视屏

7、幕上的常规大气云图,还可以看到沙尘暴、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形成过程;(2)利用遥感影像可以迅速地发现一些初发时人眼难以察觉的突发性灾害,如森林火灾、赤潮等;(3)在交通不便、人迹罕至的地区可体现遥感作为灾害监测“千里眼”的优越性;(4)在灾害发展过程中和消除后,对灾害发生的规模、速度以及是否复发进行监测地理信息系统(GIS)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的功能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等,还可以为制订减灾预案和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全球定位在防灾减灾过程中,

8、实施灾情跟踪、监测、导航和通信联络系统(GPS)提供全天侯、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及速度和时间数据RS和GIS结合信息获取和空间分析结合灾前:圈定危险区,对危险程度作出评价,指导防灾活动灾中:实况监测并作出评价,指导抗灾活动灾后:评价损失,指导救灾活动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该气象灾害的主要监测手段。(2)说明该气象灾害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及其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